Meta“1億美元年薪”震蕩硅谷!奧特曼回應:總有人唯利是圖,而且都算不上TOP
瘋狂,太瘋狂。
這兩天,硅谷乃至全球AI領域的注意力都被Meta老板扎克伯克帶走了,畢竟也不是誰都能boss直聘,一舉挖走8名OpenAI核心員工。
更何況其中大部分,還是以聰明能干吃苦耐勞著稱的華人研究員。
但是,最新爆料就說了:小扎挖人,不光只是靠夢想,還給出了最真誠的尊重——人均1億美元的年薪,以及優先且不限制的最先進算力資源使用權。
1億美元年薪,什么概念?
NBA現役頭號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最新的年薪也才5000多萬美元。
小扎給的實在太多了,確實也讓OpenAI上下如臨大敵。
在一波漲薪暗示和臨時休假的安排之后,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的最新內部信也被進一步曝光。
奧特曼除了痛罵小扎,認為Meta的作派令人反感,而且還對被挖走的舊部陰陽怪氣殺人誅心——
“Meta沒有挖到頂尖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當然也總有人唯利是圖……”
太狠了太狠了,別的不知道,但應該挖到肺管子了。
瘋狂小扎,天價挖人
小扎的待遇究竟有多壕,為啥能閃電一樣帶走OpenAI核心員工?
《連線》雜志援引消息人士曝出了內幕,稱扎克伯格在招募新成立的“超級智能實驗室”招募人員時,向向頂尖“研究人才”提出了無法拒絕的天價薪酬包——
4年3億美元,但第一年總薪酬就能到手1億美元。
爆料中說,Meta向超過10位OpenAI研究員發出了邀約,有一位還被邀請出任首席科學家,但最后人選擇了拒絕。
在Meta的薪酬方案中,包含了股權期權,但行權期限非常快,第一年就能行權,年入1億美元并不是空話。
但不論是Meta官方還是被挖當事人,都否認了“1億美元”的年薪傳聞。
Meta發言人對外回應說,這種薪酬方案被謠傳了,并不屬實,有些人有自身的目的…
但這種“謠傳”究竟“謠”了多少?發言人沒解釋。Meta的CTO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的說法卻耐人尋味。
他在內部答員工問中說,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1億美元邀約的好嗎?AI市場很熱,但也沒有這么熱。我們確實在招聘少量的領導職位,確實是高薪,但也不會有人拿到1億美元的入職獎金……而是各種不同待遇的總和。
所以懂了吧?
一切也并非空穴來風。可能沒有1億美元的“簽字費”,但可能真的有人拿到1億美元的薪酬總包。
但Meta為啥不直接說清楚或者公開,達到千金買骨的目的呢?
畢竟華為的天才少年計劃,就是薪酬公開的。
原因可能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位接受《連線》雜志采訪的高級工程師證實,他們在Meta的年薪,約為85萬美元。而按照薪酬網站的數據,Meta的工程師年薪平均在154萬美元。
不管是85萬美元還是154萬美元,在硅谷乃至全球,絕對高薪了。
但在1億美元薪酬之下,零頭而已。
而且就算是打工到頭的領導者,年薪也沒有這么夸張。微軟那個CEO納德拉,2024年總薪酬7910萬元,大部分還是股票。
不過,除高薪的爭議懸而未決,另一件小扎挖人的承諾,卻似乎著實了。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扎克伯格向潛在新員工表示,在先進算力的使用上,沒有限制。
對于AI研究員來說,有先進算力,意味著可以更快做出更先進的成果。
有意思的是,這也是OpenAI CEO奧特曼之前承諾的,但后來沒有下文了。
奧特曼可能最近也顧不上給研究員兌現先進算力無限用的承諾了,他正在緊急救火,甚至有點氣急敗壞。
在一封被曝光的內部信中,奧特曼對內畫餅、對外詛咒,對離開的員工殺人誅心。
奧特曼內部信回應小扎挖角
在更早之前,奧特曼已經拉響了OpenAI警報,他緊急給員工放假一周,結束員工之前人均每周超過80小時的加班加點,也暗示正在研究評估薪酬結構和調整薪酬方案。
而在最新的內部信中,奧特曼怒斥了小扎的挖人行徑。
他說我們以前都是角落里不起眼的書呆子,現在正在變成科技行業最有趣的人……但AI領域的輿論環境太瘋狂了,而Meta的行事方式更是令人反感,這種狀態可能在未來還會更加瘋狂。
“OpenAI有過很多瘋狂的事,但這次挖角不算什么…”
奧特曼強調,Meta 確實挖走了一些優秀人才,但總體而言,他們未能挖到頂尖人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名單靠后位置選擇。
他還透露說,已經記不清小扎希望從OpenAI挖了多少人來當首席科學家了,為OpenAI引領了整個行業而自豪。
“但,也總會有一些人唯利是圖。”
奧特曼還認為Meta這種挖人的方式和做法,會導致深層次的文化問題,遲早會自食其果。而且Meta可能很快就會追逐下一個風口,或者防御自己的護城河……
只有OpenAI,只有這里,日復一日以通用人工智能為首要目標。
奧特曼認為,這種使命和OpenAI的文化,絕對是任何地方無法比擬的,AI人才留在這里,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傳教士勝過雇傭兵。”
以及,他相信 OpenAl 股票的潛力比 Meta 股票大得多,但需要在取得巨大的進展和成功之后。
總之,奧特曼也是曉之以使命、動之以愿景,以及申之以大利了。
并且也再次暗示,會調整OpenAI的薪酬水平。
不過按照OpenAI之前的知名“百萬美元”薪酬名聲,即便有大調整,估計也很難與小扎抗衡“億點點”。
Meta的攻勢不會停止,OpenAI的流失可能還會繼續……
小扎都挖走了哪些人?
所以小扎都從OpenAI帶走了哪些人?
按照小扎“超級智能實驗室”的內部信,11人大名單已經公布了。
其中最受關注的OpenAI舊部中,有7位都是中國人——
- 畢樹超,浙大數學系校友:GPT-4o語音模式和o4-mini的共同創造者,此前在OpenAI領導多模態后訓練工作。
- 常惠雯,清華姚班校友:GPT-4o 圖像生成的共同創造者,此前在谷歌研究院發明了MaskGIT和Muse文本轉圖像架構。
- Ji Lin,清華校友:參與構建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以及Operator推理棧。
- 任泓宇,北大計算機系校友: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和o4-mini的共同創造者,此前在OpenAI領導后訓練團隊。
- Pei Sun,清華校友:曾在谷歌DeepMind負責Gemini的后訓練、編碼和推理工作,此前創建了Waymo的最后兩代感知模型。
- 余家輝,中科大少年班校友:o3、o4-mini、GPT-4.1和GPT-4o的共同創造者,此前在OpenAI領導感知團隊,在Gemini中共同領導多模態工作。
- 趙晟佳,清華校友:ChatGPT、GPT-4、所有mini模型、4.1和o3的共同創造者,此前在OpenAI領導合成數據工作。
另外,Meta還把OpenAI的蘇黎世辦公室“一鍋端”了,ViT的核心作者全部加盟,其中還有北大本科畢業的翟曉華。但這三人組并未出現在“超級智能實驗室”一期名單中。
最后,眼尖的你或許也發現了——
這些AI天才研究員,本科,都學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