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伊風
一夜醒來,整個AI圈又被谷歌刷屏。
來到AI的“后半場”,各大廠的后勁正在陸續顯現出來。
看完騰訊的AI產業應用峰會,才發現這場發布同樣密集,猛料也不比谷歌少。甚至在某些應用層面,走得更深、更務實。
別忘了,剛剛過去的Q1財報會上,馬化騰就定調:騰訊將堅持對AI的長期戰略投入。如今看來,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次實打實的全面提速。
圖片
基礎模型再升級,多智能體、編碼智能體集中亮相,甚至還放出了業界首個工業級AIGC游戲內容生產引擎——騰訊這次是真的把AI“拉上工位”了。
1.混元全家桶再填新成員,混元游戲成業內首個AIGC游戲引擎
今天,騰訊混元全家桶迎來一次高密度更新,重點集中在多模態領域,接連發布了視頻理解、圖像生成2.0、3D生成等多個模型,覆蓋面之廣、節奏之快,堪稱“模型矩陣大滿貫”。
圖片
尤其是圖像生成模型 混元Image V2.0,主打一個“唯快不破”。它是首個實現毫秒級出圖的商用模型,速度達到行業平均的15倍,幾乎把“實時生成”打成了現實。這毫秒級速度……是真·卷瘋了。
圖片
當然,有模型方面的改進,就有應用的相應落地。
發布游戲視覺模型后,混元正式官宣了業內首個工業級AIGC游戲內容生產引擎。這是在游戲內容創作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意味著AI不僅能生成圖像,還能直接參與到游戲資產的“流水線”生產中。
依托混元大模型打造的首個工業級AIGC游戲內容生產引擎,大幅優化了游戲資產生成與游戲制作流程。
圖片
這個引擎專為游戲美術設計而生,可為設計師提供多種AI輔助工具,支持快速生成概念草案與高質量素材,讓美術效率提升數十倍,創意落地更快更穩。
在游戲方面,騰訊的含金量不用多說。下面的地址就可以直達平臺,目前還需要填寫list。
https://hunyuan.tencent.com/game/
2.智能體自己玩轉瀏覽器,多Agent高效協同替你打工
騰訊云今天拋出了一枚“生產力核彈”——智能體開發平臺。平臺一次性接入 DeepSeek-R1、V3 以及聯網搜索,全面支持 MCP 架構,常用插件也都預裝完畢,開箱即用。
圖片
更炸裂的是:智能體獲得了自主操控瀏覽器的能力。
這個功能帶來的想象空間非常大,騰訊云副總裁吳運聲表示:
大家想想自己的日常的工作,非常高的占比是自己在瀏覽器中操作的。智能體現在可以在瀏覽器沙箱里,獨立思考、運用內置的工具、獨立執行許多復雜的任務。
在會上,展示了一個基于騰訊云智能體開發平臺構建的信息檢索小助手。支持預規劃加執行機制,由Agent生成任務步驟并逐步執行。
其中一個驚艷全場的demo,讓AI直接幫你讀崗位JD篩選心儀工作。
就一句話的事,AI打開騰訊招聘官網,完成城市和崗位篩選。打開崗位信息網頁,逐一收集信息。
最后生成一份八個最適合你的騰訊崗位匯總表——整個過程無需手動操作,像是有個聰明又靠譜的 AI 獵頭在背后默默操盤。
不過這還不是智能體的上限,當不同 Agent 組成“多智能體戰隊”之后,更復雜的協作任務也被輕松拿下。
比如模擬公關團隊為國外客戶準備端午節禮物,AI 不僅能自己查物流價格、算運費,還能自動比價、填單、預約快遞上門取件——寄件查詢、費用計算、上門取件Agent輪番上陣,全程無需人類插手,五分鐘搞定一個跨境送禮流程。
3.編碼智能體CodeBuddy,從需求到部署全鏈路跑通了
在智能體的競爭賽道上,「編碼智能體」是繞不開的熱門分支。
騰訊自家的編碼智能體 CodeBuddy,不只是能寫代碼,更關鍵的是它已經打通了產品開發的全鏈路:從項目需求、技術規范、代碼生成,到產品原型和部署,幾乎全流程都能獨立完成。
AI編碼發展到現在,從通用編碼能力,到已經在卷更加符合用戶編程習慣的個性化代碼生成,騰訊肯定也順應這股潮流。CodeBuddy 可以根據你輸入的公司架構規范,自動調整代碼風格與模塊拆分邏輯。
圖片
在 UI 層面,它也可以通過 MCP-AI 自主完成代碼生成,完全無需人工干預,就能搭建出一個功能完備、交互友好的產品原型。
圖片
真正復雜的編碼,智能體可能勝任了,項目計劃、技術規范和產品原型就能編寫完整代碼。
遵循一般智能體的工作流程,先是拆解了整個的開發任務,要完成哪幾個頁面和功能的實現,并提出未來的改進。
圖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能在不斷變化的需求中持續迭代。
比如這個案例:原本是一個旅游類 App 的開發任務,智能體已經完成基礎規劃。但當產品經理突然提出“加一個自動生成路書的功能”時,CodeBuddy 能即時理解意圖、結合預算和時間,動態生成最優路線和推薦景點,連路線圖都一并奉上。
圖片
4.寫在最后
現在看AI發布,可能很難復制 GPT-4 或 GPT-4o 那種“一招封神”的驚艷感了。
不過,谷歌和騰訊的后期直追都展現了一個事實:AI,不只是秀肌肉,更是拼耐力。
所有智能體平臺、AIGC引擎、編碼助手、模型矩陣……看似“在意料之中”,但當它們以密集的節奏、完整的產品形態出現時,你就很難忽視一個事實:
騰訊,真的在把 AI 產品做“好用了”。
騰訊沒有高調喊口號,而是用一整套密集落地的發布節奏去證明:
這一輪 AI 大潮里,它依然是最重要的玩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