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Manus”橫空出世:邀請碼炒到10W?半天就翻車了?
今日科技圈上演 "搶碼大戰",Manus 內測邀請函引發全民搶購熱潮。據不完全統計,二手交易平臺已有超 200 個賣家掛售邀請碼,報價從 5.8 萬元至 10 萬元不等,部分稀缺時段碼源溢價率高達 300%。有科技博主戲稱:"現在邀請碼的含金量,堪比當年比特幣礦機預售資格。"
什么是Manus?
Manus,其名源自拉丁語里的“手”。這一命名寓意深刻,象征著它能將人們腦海中的思想精準地轉化為實際行動。它絕非普通AI,而是功能強大的通用型Agent,可協助完成各類實際任務。無論是繁忙工作中的難題,還是瑣碎生活里的事務,Manus都能大顯身手,成為人們的得力助手,為生活與工作注入高效與便捷。
目前,Manus 這款產品尚未進入公測階段,就如同 “賣家秀” 一般,僅能通過演示和宣傳資料讓大眾知曉其強大功能,絕大多數人還無法親身體驗它的神奇之處。 Manus 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引發廣泛關注并成功出圈,除了其自身令人驚嘆的產品實力,背后的華人團隊也是一大亮點。Manus 隸屬于 Monica.im 團隊,創始人肖弘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連續創業者。在 2023 年,Monica 團隊推出了 AI 瀏覽器插件助手 Monica。在此之前,肖弘開發的兩款企業微信 SaaS 工具 ——“微伴助手” 與 “壹伴助手”,早已成為眾多媒體和自媒體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 。 Monica 團隊有著獨特的成功之道,他們并不投身于自研大模型的激烈競爭中,而是巧妙地基于業內已有的大模型開發 “套殼” 產品。當眾多目光聚焦于 OpenAI、DeepSeek 等基礎大模型的發展動態時,Monica 團隊另辟蹊徑,從應用層默默發力,如同 “暗渡陳倉” 一般,逐漸嶄露頭角。 期待 Manus 產品正式公測后,能為廣大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真正改變人們與 AI 交互的方式 。
肖弘,作為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 2015 屆校友,擁有超十年技術創業經驗,是一位備受矚目的連續創業者。在校期間,他便積極投身聯創團隊,憑借著出色的領導能力,帶領團隊打造出志愿填報助手、咩咩、圈子集市等校園創新產品,這些早期實踐為他日后的創業生涯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5 年,剛踏出校園的肖弘便創立夜鶯科技,著手開發企業微信 SaaS 工具 “微伴助手” 與 “壹伴助手”。這兩款產品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吸引了騰訊、真格基金等知名產業基金和投資機構的關注,獲得數億元投資。它們成功服務超 200 萬 B 端用戶,助力企業觸達數億 C 端用戶,在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最終在 2020 年,該產品被出售給某獨角獸公司。這段創業經歷充分驗證了 “依附超級平臺做垂直工具” 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也為肖弘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與資源。 2022 年,肖弘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捕捉到 ChatGPT 掀起的 AI 技術革命浪潮,果斷成立 “蝴蝶效應” 公司,并推出 AI 瀏覽器插件 Monica,將目標瞄準海外市場。Monica 作為一款基于瀏覽器的插件工具,將主流大模型集成其中,集聊天、翻譯、文案處理、作圖等個人日常通用 AI 能力于一體,是純 AI 范式應用的典型代表。肖弘對 Monica 的定位十分清晰,現階段它是具備通識能力的 AI 助手,借助瀏覽器插件形式,幫助用戶便捷地獲取、處理和存儲信息;而在未來,Monica 將朝著個性化個人助手方向發展。 肖弘的戰略布局有著深刻考量。一方面,他選擇規避國內激烈競爭,避開與百度、阿里等大廠的正面沖突,將目光聚焦歐美用戶需求,開拓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他秉持技術套殼的價值重構理念,認為應用公司應像消費電子公司(如蘋果)一樣,通過整合大模型 API 來打造差異化用戶體驗,而非執著于底層技術的顛覆式創新。基于這樣的戰略判斷,如今肖弘帶領團隊推出 Manus 產品。Manus 雖未公測,卻已憑借強大產品能力和背后華人團隊引發廣泛關注。從壹伴助手到 Manus,肖弘在創業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持續為市場帶來令人期待的產品 。
在 2025 年 3 月 6 日,Monica 團隊再度發力,重磅推出一款震撼科技圈的 AI Agent 產品 ——「Manus」。根據其官網介紹,這款產品堪稱比 OpenAI Deep Research 更為強大的存在。 Manus 被定位為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智能體產品 。它采用 Multiple Agent 架構,運行模式與 Anthropic 發布的 Computer Use 相似,全程在獨立虛擬機中運作。這一獨特架構賦予 Manus 強大的能力,使其能夠獨立思考、規劃,并執行復雜任務,最終直接交付完整成果。舉例來說,用戶只需下達指令,Manus 就能在電腦上自主完成報告撰寫、表格制作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導出完全符合用戶需求的成品。
在功能方面,Manus 的表現極為亮眼。它可以像專業招聘人員一樣高效篩選簡歷,解壓文件并逐頁瀏覽每份簡歷,記錄關鍵信息,還能異步處理文件,全程無需人工干預;能依據用戶需求分析三支股票之間的相關性,通過 API 訪問數據源獲取并驗證數據,編寫代碼進行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甚至基于這些數據創建網站,并在用戶授權后將網站部署至線上,提供可供分享的鏈接;能夠為用戶整合旅行信息,創建定制旅行手冊,比如為計劃四月前往日本旅行的用戶,提供個性化旅行建議和詳細手冊;還能為中學教師創建解釋動量定理等復雜概念的視頻演示材料,助力教學;可以創建清晰的保險政策比較表,提供最佳決策建議,幫助用戶挑選最適合的保險產品;能在全網深入研究,為用戶找到最適配需求的供應商,切實作為公平的代理服務用戶;能夠通過研究和數據分析捕捉市場對特定公司(如亞馬遜)的情緒變化,提供過去四個季度的市場情緒分析;可以訪問相關網站識別符合條件的公司,并將其整理成表格,如整理 YC W25 批次的所有 B2B 公司列表;能分析亞馬遜商店銷售數據,提供可操作的洞察、詳細可視化和定制策略,幫助提升銷售業績 。
在 GAIA 基準測試中,Manus 取得了 SOTA(State - of - the - Art)的成績,這一成績充分表明其性能超越了 OpenAI 的同層次大模型。與 OpenAI 于 2025 年 2 月 3 日推出的面向深度研究領域的智能體產品功能 Deep Research 相比,Manus 在功能的全面性、執行任務的自主性以及最終成果的交付能力上,展現出了更為突出的優勢。 Monica 團隊一路走來成績斐然,此前推出的 AI 瀏覽器插件助手 Monica,集成主流大模型,為用戶提供聊天、翻譯、文案處理等諸多功能,在海外市場收獲大量用戶,在 AI 插件領域占據頭部位置。
如今 Manus 的發布,再次彰顯了 Monica 團隊的創新實力與前瞻性眼光,也讓全球科技愛好者對其未來表現充滿期待 。相信隨著 Manus 后續的發展與完善,它將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掀起新的浪潮,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 。
圖片
盡管 Manus 尚未向公眾開放,無法讓大眾親身體驗其實際表現,但圍繞它的質疑聲已迅速涌現。 自媒體 “硅星人 Pro” 發布內容指出,Manus 官方所演示的一些功能,OpenAI 的 Operator 以及智譜 AI 的 Phone Use 等此前都已進行過實機展示。不僅如此,開發者群體中也有人提出疑問,Manus 是否只是將海外技術進行 “本土化套殼”,并且質疑其宣稱的 “自主性” 是否被過度渲染。
有網友評論稱,Manus 的核心架構與 Anthropic 的 “ComputerUse” 極為相似,都是依托多代理虛擬機環境來完成任務。在其所謂的 “自主規劃” 能力方面,實際上是依賴調用現有的大語言模型,如 GPT - 4,并沒有展現出底層技術的創新突破。以股票分析案例來看,Manus 不過是調用雅虎金融 API 獲取數據,再利用 Python 腳本生成可視化圖表,本質上就是工具鏈的簡單拼接。 還有部分網友留意到,當下有關 Manus 的討論大多集中在中文互聯網。雖說產品發布使用的是英文,然而在海外極度發達的 AI 社區中,Manus 基本未獲得關注。
另外,Manus 所采用的邀請碼機制,也遭到一些人質疑,被認為是在進行 “饑餓營銷”。 面對這些技術層面的質疑,截至目前 Manus 并未給出直接回應。不過,有一位自稱是 Manus AI 合伙人的網友 “張濤” 在社交平臺作出回應。張濤表示,“目前采用邀請碼機制,實在是由于當下服務器容量有限,這是無奈之舉,團隊已經為此熬夜忙碌一整天了。希望在后續時間里,能讓更多處于等待名單中的用戶優先體驗 Manus。” 他還懇請大家能夠對這個僅有幾十人的創業公司多一些包容和理解,稱團隊正在全力以赴,爭取讓大家早日體驗到更優質的產品 。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