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網絡戰突然“停火”,中美網絡戰或將升級
雖然俄烏戰爭的子彈仍然在飛,但美國軍方卻突然宣布對俄網絡戰“停火”。近日,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下令要求美國網絡司令部(U.S. Cyber Command)全面暫停針對俄羅斯的作戰計劃,包括進攻性數字行動。據The Recordmedia報道,三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一命令由赫格塞斯直接傳達給網絡司令部負責人蒂莫西·霍(Timothy Haugh)將軍,隨后霍將軍將這一新方針通知了即將離任的作戰主任、海軍陸戰隊少將瑞安·赫里蒂奇(Ryan Heritage)。
美俄網絡戰:從持續對抗到“突然停火”
美俄之間的網絡戰由來已久。俄羅斯長期被美國情報機構視為主要網絡威脅之一,其黑客組織不僅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大選,還通過勒索軟件和間諜活動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構成威脅。2023年,俄羅斯支持的“太陽風”(SolarWinds)攻擊曾導致惡意軟件滲透至美國數千家企業和政府機構,顯示出其網絡作戰能力的深度和廣度。
美國網絡司令部作為應對這一威脅的核心機構,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展開行動。尤其在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前,司令部曾派“前獵”(hunt forward)團隊前往基輔,幫助烏克蘭加固數字防御工事。此后,美國持續關注俄羅斯如何利用網絡能力搜集情報,并對抗其國家級黑客和犯罪集團的惡意活動。例如,微軟在2024年底披露,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針對數十個國家的政府雇員發起網絡攻擊,試圖滲透其設備和系統。
然而,赫格塞斯的最新指令按下了美俄網絡對抗的暫停鍵。雖然該指令不適用于霍將軍同時領導的國家安全局(NSA)及其針對俄羅斯的信號情報工作,但對于網絡司令部的進攻性行動而言,這一“停擺”可能帶來深遠影響。
消息人士透露,網絡司令部已開始針對赫格塞斯的命令編制“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包括確認收到指令、列出因此中止的行動或任務,以及評估俄羅斯仍存的潛在威脅。這一指令的持續時間尚未明確,但內部人士表示,這一指導方針“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具體影響范圍取決于指令的覆蓋面。如果僅限于針對俄羅斯的“數字戰士”,受影響的將是數百人,包括隸屬網絡國家任務部隊(Cyber National Mission Force,約2000人)和網絡任務部隊(Cyber Mission Force,總計5800人)的成員。然而,如果指令擴展至情報分析或能力開發等領域,受影響的人數將大幅增加——網絡司令部在馬里蘭州米德堡的總部擁有2000至3000名員工(不含NSA人員和服務組件)。
美俄網絡“停火”,對烏克蘭意味著什么?
赫格塞斯的指令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動作的一部分。特朗普近期多次發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立場一致的言論,包括將俄烏戰爭歸咎于烏克蘭,并稱烏總統澤連斯基為“獨裁者”。上周五,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華盛頓會面,試圖簽署一項涉及烏克蘭稀土資源的協議,但會談因橢圓形辦公室內的激烈爭吵無果而終。
這一轉變引發外界猜測:特朗普是否在通過暫停網絡對抗向普京釋放善意?與此同時,美國防部高級官員回應稱,“出于作戰安全考慮,我們不對網絡情報、計劃或行動發表評論。赫格塞斯部長最優先考慮的是所有作戰領域內戰士的安全,包括網絡領域。”但這一官方表態并未平息外界的擔憂。
這一決定對烏克蘭的潛在影響尤為引人關注。自俄烏沖突以來,美國網絡司令部一直是烏克蘭的重要后盾,幫助其抵御俄羅斯的網絡攻擊。如今暫停對俄計劃,可能削弱烏克蘭的數字防御能力,尤其是在俄羅斯持續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情報搜集和破壞的背景下。
更廣泛地看,俄羅斯不僅是國家級網絡威脅的來源,也是全球網絡犯罪的溫床。其國家級黑客與犯罪集團合作,頻繁通過勒索軟件攻擊全球目標,包括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如燃料管道和醫院)。若網絡司令部無法對莫斯科的情報和軍事服務(如SVR)保持壓制,美國乃至全球私營企業的網絡安全風險可能顯著上升。
中美網絡戰會升級嗎?
根據The Recordmedia的報道,美國網絡司令部的網絡任務部隊(CMF)總計約5,800名人員,其中包括進攻性團隊(CCMTs)和防御性團隊。進攻性團隊主要負責執行網絡攻擊任務,其中“約四分之一的進攻性單位專注于俄羅斯”。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美國網絡司令部約有75個CCMTs,每個團隊平均約15名人員。因此,總進攻性人員約為1125人。如果四分之一的團隊專注于俄羅斯,那么專注俄羅斯的團隊約19個團隊,對應的人員約為285人。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美俄網絡戰停火,這些(攻擊性單位)人員將不再需要執行對俄的進攻性網絡操作計劃。理論上,這些資源可以被重新分配針對美國的下一個頭號網絡戰對手——中國,但實際分配取決于多個因素:
- 戰略優先級:中國被視為美國長期戰略競爭對手,尤其是在網絡空間。2023年美國情報界年度威脅評估指出,中國是“最廣泛、最活躍和最持久的網絡間諜威脅”(Annual Threat Assessment 2023)。因此,美俄“停火”釋放的資源很可能優先用于針對中國的任務。
- 人員技能的可轉移性:網絡戰任務針對不同國家可能需要不同的技術專長。例如,針對俄羅斯的行動可能涉及其特定基礎設施,而針對中國可能需要應對更復雜的5G和人工智能相關網絡。因此,部分人員可能需要重新培訓,這可能影響實際重新分配的數量。
- 其他任務需求:特朗普政府近期將墨西哥販毒集團列為恐怖組織,并推動軍事行動,這可能分流部分資源。此外,增強防御能力或應對中東、北韓等其他威脅也可能占用資源。
考慮到這些因素,美國國防部最多可將80%的釋放資源(約250人)重新分配到針對中國的網絡戰任務。剩余的資源可能用于其他優先事項,如加強國內網絡防御或支持其他地理作戰司令部。
結語:全球網絡戰的轉折點和引爆點
美國單方面宣布俄烏網絡戰“停火”,無疑是全球網絡戰格局的轉折點,同時也可能是中美網絡戰升級的前奏。它可能為特朗普與普京的談判鋪路,但也可能讓美國在面對俄羅斯網絡威脅時處于被動。
未來幾個月,美軍網絡司令部的“風險評估”或許能揭示這一決策的真正代價。而對于全球網絡安全格局而言,這一“停擺”究竟是短暫喘息還是戰略失誤,亦或特朗普政府全力遏制中國的一步險棋,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