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徐直軍:全面智能化時代已來,共贏行業數智化
在2024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了題為“擁抱全面智能化時代”的主題演講,全面闡述了華為在AI領域的戰略思考、實踐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自2018年發布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和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以來,華為持續推動AI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并在去年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智能化的戰略方向。徐直軍指出,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各行各業,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智能化時代,企業應具備的“六個A”特征
在演講中,徐直軍提出了智能化時代企業應具備的“六個A”特征,即自適應體驗(Adaptive User Experience)、自演進產品(Auto-Evolving Products)、自治的運營(Autonomous Operation)、增強的員工(Augmented Workforce)、全量全要素全聯接(All-Connected Resources)以及智能原生基礎設施(AI-Native Infrastructure)。這六個特征不僅描繪了智能化時代企業的理想形態,也為廣大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參考路徑。
自適應體驗(Adaptive User Experience)是指智能化企業應該能夠感知并理解用戶的行為、需求、興趣、品味和環境變化,主動調整提供最符合用戶需求的服務,能夠適時和同時滿足海量個性化獨特需求的產品,需要從一開始就是特別設計的,而不僅僅是裁剪。為客戶提供預設的確定體驗到自適應體驗是一次躍遷,每個企業都需要提供適應智能化時代的客戶體驗。
自演進產品(Auto-Evolving Products)是指智能化時代的產品將具備自主學習,持續迭代,適應變化的能力,能夠自優化和自演進。產品從產品數字化到產品智能化是一次躍遷,將極大改變競爭,每個企業都需要思考把智能化能力融入自己的產品。
自治的運營(Autonomous Operation)是要實現業務流高度自治運營,從感知、規劃、決策到執行,端到端自主閉環。企業運營自動化是多年以來很多企業一直在追求的,運營的自治化是運營效率提升的一次躍遷,每個企業都需要思考在更廣、更深的范圍用AI賦能和改變企業運營。
增強的員工(Augmented Workforce)是要讓每個員工都有一個“懂我”的智能助手,高效、高質量完成每一件工作。讓AI造福于人類是AI存在的意義,讓員工有更好的工作體驗是每個企業在智能化時代競爭力的關鍵基礎。
全量全要素全聯接(All-Connected Resources)是要實現企業的資產、員工、客戶、伙伴、生態等全互聯,所有業務對象、過程、規則實現數字化,不僅要提升信息的量,更要改善信息的質,從而使企業具備智能化必須的數據和信息基礎,也就是深度、全面的數字化。
智能原生基礎設施(AI-Native Infrastructure),一方面,ICT基礎設施要系統化構建,要能適應智能化應用的需要,即ICT for Intelligence,另一方面,基礎設施本身的運維管理和體驗保障要充分智能化,即Intelligence for ICT。
七方面推進全面智能化戰略
針對全面智能化戰略的推進,徐直軍從七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首先,華為將通過架構創新,提供可持續算力解決方案,以應對半導體工藝受限帶來的挑戰。華為的核心戰略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變革機遇,基于實際可獲得的芯片制造工藝,計算、存儲和網絡技術協同創新,開創計算架構,打造“超節點+集群”系統算力解決方案,長期持續滿足算力需求。
徐直軍表示,不是每個企業都要建設大規模AI算力,不是每個企業都要訓練自己的基礎大模型,不是所有的應用都要追求“大”模型。企業需要根據自身不同業務場景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模型,通過多模型組合,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其次,華為云將面向AI全棧升級,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讓企業能夠按需、高效地獲取AI算力和訓練模型。華為云通過持續打造昇騰云服務,讓企業一鍵獲取澎湃AI算力,無需改造或自建機房,無需運營維護AI算力基礎設施;同時通過計算、存儲、網絡端到端協同,已經實現千億參數模型云上訓練40天無中斷。第二,華為云升級了ModelArts服務,支持業界主流基礎大模型開箱即用,包括盤古、開源、以及第三方大模型,讓企業無需為基礎大模型準備大量數據和迭代訓練,并提供一站式模型調優、部署、測評等工具鏈支持,降低企業模型微調和增量訓練的技術門檻。第三,華為云在全力打造盤古5.0,支持全系列模型,包括十億級、百億級、千億級等,最佳適配企業不同場景需求,并通過百模千態社區提供100多個大模型,為企業提供更豐富的選擇。此外,華為云還提供體系化安全能力,保障大模型訓練推理安全。
第三,華為將構建鴻蒙原生智能,打造全場景智慧體驗。隨著AI進入大模型時代,華為基于端、芯、云協同的架構,把AI技術與鴻蒙操作系統深度融合,重新構建了以AI為中心的鴻蒙原生智能,從內核到系統應用實現全面智能化,同時實現更開放的生態協作,以及更可信的隱私安全保護。
華為將基于鴻蒙原生智能,將“小藝”升級為智能體,實現更自然的多模態交互,更全方位的融合感知,準確理解用戶、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為用戶提供全場景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同時華為將圍繞消費者在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等全場景需求,聯合鴻蒙生態伙伴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產品的智能能力;并且實現從AI模型能力到AI控件分層全面開放,使能第三方應用,繁榮鴻蒙原生應用生態。
第四,以自動駕駛網絡重塑網絡體驗和運維。自2018年起,華為首先提出把AI用于電信網絡,提出自動駕駛網絡架構。如今,華為打造通信大模型和網絡數字孿生,使能網絡逐步實現L4高度自治。并通過運營商網絡自動駕駛,實現零等待、零中斷、零接觸的極致用戶體驗,以及自配置、自修復、自優化的極簡網絡運維。同時,華為將自動駕駛網絡的理念引入到企業網絡,實現企業業務零卡頓、網絡零中斷、開通零等待、安全零風險。
第五、打造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以安全和體驗為中心,最終實現無人駕駛。華為推出的ADS 3.0版本,能夠讓自動駕駛決策更準確,通行更高效,體驗更類人,駕駛更安全。并且實現了車位到車位 “一鍵”抵達,從公開道路到園區道路到地下車位的全場景貫通。并且進一步升級全向防碰撞系統,覆蓋更多速度區間,以及實現全向避障。
第六、共筑生態,打造統一的開發者平臺,實現共贏發展。發展生態一直是華為戰略的重要組成。華為始終努力與伙伴一起共筑生態,打造統一的開發者平臺,實現共贏發展。在2017到2019的三年間,華為先后開啟了華為云、昇騰、鯤鵬和鴻蒙生態的構建。在2024年及未來五年,華為將強力戰略投資生態的發展,通過生態的發展牽引、促進、帶動計算產業和終端產業的發展,為世界計算領域提供第二個選擇,同時為世界提供第三個移動操作系統。
第七,倡導和踐行AI向善,增強人類、社會和環境的福祉。AI的應用將無窮無盡,但歸根結底是要服務于人的。AI應用服務于人,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AI應運用于為社會創造更廣泛的福祉等善意的用途,AI應運用于生態環境保護和課持續發展。
徐直軍強調,全面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這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伴隨著諸多挑戰。他呼吁所有企業攜手共進,共同推進全面智能化進程,讓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智慧助手,讓每個企業成為智能化企業,讓每輛車都能無人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