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還是落地?Wi-Fi 7熱潮下的冷思考
作者 | Aruba中國區技術銷售總監 俞世丹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飛躍與移動互聯網的蓬勃,尤其是8K視頻、游戲、AR/VR、工業物聯網等多元化應用場景的不斷涌現,不僅極大拓寬了文化娛樂的邊界,更是成為了推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強勁引擎。然而,這些新興應用憑借其深度交互與沉浸式體驗,在贏得了全球億萬用戶的青睞的同時,也對網絡承載力提出了全新挑戰。
當前主流的Wi-Fi 6標準已在帶寬、延遲及穩定性上實現了顯著優化,但在面對層出不窮的創新應用及其帶來的數據洪流時,仍顯現出拓展與適應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作為IEEE 802.11be標準最新迭代的Wi-Fi 7無線網絡標準應運而生。Wi-Fi 7蘊含的巨大潛力,吸引著眾多國內外廠商競相布局,紛紛推出Wi-Fi 7新品,以積極姿態搶占下一代網絡市場的賽道先機。
盡管Wi-Fi 7憑借其超前特性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但是對于這些先進特性的真正落地,HPE Aruba Networking目前仍然持有一定的審慎態度。誠然,Wi-Fi 7標準下的技術固然領先,然而,想要其充分釋放潛力,還需依賴于諸多因素的齊備。因此,Wi-Fi 7從概念走向廣泛應用落地,將是一條需要產業鏈各環節緊密配合與持續投入的漫長過程。在期待技術革新的同時,我們也應注重網絡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穩健應用與長期價值,進而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既創新又切實的網絡解決方案。
備受追捧的Wi-Fi 7 帶來的技術革新
Wi-Fi聯盟正式公布的下一代Wi-Fi 7標準中,在Wi-Fi 6的特性之上,進一步提供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以及更好的頻譜效率,以便為用戶帶來高質量的網絡體驗:
采用320 MHz頻寬:Wi-Fi 7將最大信道寬度從Wi-Fi 6的160 MHz擴展至最大320 MHz,且Wi-Fi 7為提升最大吞吐量,還支持連續240MHz、非連續160+80MHz、連續320 MHz、非連續160+160MHz等靈活設置模式,不僅可容納更多的無線數據傳輸,還能帶來更快的傳輸速率和更短的無線傳輸時間。
支持更高階的4096-QAM(4K QAM)調制:為進一步提升速率,Wi-Fi 7標準通過將調制速率提升至4096 QAM,使得每個OFDM子載波可編碼12bit 數據。在相同的編碼下,可比此前Wi-Fi 6的1024-QAM獲得20%的速率提升。
引入Multi-Link多鏈路機制(MLO):通過引入增強型多鏈路聚合的MAC架構、多鏈路信道接入和多鏈路傳輸等多鏈路聚合技術,實現了不同頻段的網速聚合,以提高吞吐量、可靠性并降低延遲。
Wi-Fi 7發揮最大化價值的三大關鍵
Wi-Fi 7的問世,標志著無線通信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為業界鋪設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高速通道。然而,想要充分發揮Wi-Fi 7的革命性優勢,一系列實際的限制條件仍是不可回避的首要議題。
首先,盡管Wi-Fi 7實現了320MHz的更寬帶寬,但我國當前對于6GHz頻段的開放政策尚處于不確定狀態。這無疑為Wi-Fi 7短期內在國內能否充分利用這一黃金頻譜資源投下變數。即便未來政策開放允許使用6GHz,鑒于6GHz當前可用的頻譜資源,也僅能支持一個320MHz信道,難以在企業環境中實現大規模部署。因此如何高效配置和管理有限的頻譜資源,以避免干擾并最大化系統性能,將成為一項緊迫課題。
其次,調制方式從1K躍升至更高階的4K QAM,這種高階調制技術無疑對信號質量和發射功率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一方面,為實現4K QAM高性能信號質量,則需要更高的信噪比(SNR)。與1K QAM相比,Wi-Fi 7需要在最佳信號水平基礎上增加6dB的信噪比。這一增加不僅對接收機的靈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對整個通信鏈路的噪聲性能提出更為嚴格的標準。另一方面,Wi-Fi 7在提高調制階數的同時,還面臨著降低射頻發射功率的挑戰。出于能效考慮,Wi-Fi 7的射頻發射功率還需要比Wi-Fi 6降低2dB,這要求在保持或提高信號質量的同時,優化發射機的設計,以實現更高的能效比。不僅如此,由于高頻信號相對較低頻信號更容易受到障礙物的衰減,且穿透能力較弱,因此為實現Wi-Fi 7極致的性能表現,其中的一項關鍵便是用戶終端與接入點(AP)無限接近,甚至是需要達到2-3米的近距離要求,方能保證穩定的高速連接和最大化數據傳輸速率。
最后,MLO技術旨在通過多個頻率同時傳輸數據來增強連接的靈活性和可靠性,但在國內這一優勢尚無法體現。Wi-Fi 7的MLO技術雖支持5GHz與6GHz頻段的聚合,以期實現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延遲,但鑒于目前6GHz頻段在我國尚未開放,這一聚合優勢還無法得到充分發揮,Wi-Fi 7的效能提升也因此受到制約。另一方面,將2.4GHz與5GHz頻段進行聚合,雖看似為靈活的可行方案,但鑒于2.4GHz頻段資源緊張且常受到干擾,使得這種聚合在多數場景下難以實現預期的性能增益,從而降低了其實用價值。
企業落地應用Wi-Fi 7的五大建議
鑒于上述種種現實制約因素,我們特此提出以下五大策略建議,以期為業界同仁及企業IT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啟示。
技術成熟度:Wi-Fi 7這樣的新技術在推出初期,難免伴隨著未預見的挑戰及優化空間,等待Wi-Fi 7技術成熟,或可有效規避初期故障和不穩定因素,使得系統更加穩定可靠。
硬件兼容性:隨著Wi-Fi 7技術的逐步推廣,下一代路由器、AP以及終端設備等硬件設備將兼容這一最新標準。因此,當市場上涌現出多樣化的Wi-Fi 7兼容產品,能確保不同設備間的無縫兼容性,或將是企業大規模應用Wi-Fi 7的信號。
標準化和規范:Wi-Fi 7技術的演進正推動著行業標準的發展和規范化。隨著技術細節的明確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相應的行業規范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細化。這一進程對于確保技術的廣泛兼容,以及企業的長遠應用價值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廣泛的應用驗證:Wi-Fi 7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實踐驗證是其成熟度和實用性評估的關鍵。隨著不同企業或用戶的逐步采納,從他們的實際使用中獲得寶貴的反饋信息,將為企業提供深入洞察,從而幫助更多企業有效評估Wi-Fi 7在多樣化場景中的真實表現和實用性。
功能完善和優化: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實踐的深入,Wi-Fi 7功能的完善和優化將是其發展的關鍵。在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一些高級功能尚未完全實現,例如高效的頻譜利用和高速數據傳輸等。因此,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行業經驗的積累,這些功能得到顯著的增強和優化后,也將會讓企業對于開展Wi-Fi 7應用更加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