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世界 一觸即達”華為數字中國行2024·廣東新質生產力創新峰會成功舉辦!
5月10日,華為數字中國行2024·廣東新質生產力創新峰會在佛山成功舉辦。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作為廣東數字化轉型同路人,華為旨在攜手政府領導、行業大咖及業界專家聚焦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的發展進程,探討發展趨勢,分享最佳實踐。以深耕行業的踐實,推動數實融合的大勢;以產業升級的協同,迎數字化轉型的新機,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白濤,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陳日升,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丁錫豐,佛山市政府秘書長張開機,佛山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學堅,華為常務監事姚福海,華為中國區副總裁曹海晨,華為制造與大企業軍團CEO劉超,華為廣東政企總經理王宏有,華為中國政企CMO邱恒,華為廣東政企佛肇云總經理李子緒等出席本次活動。
展望數智世界
共譜智慧新篇
當前,政府“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工作要求及一系列政策的推出,為產業升級、行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的動力。
大會期間,佛山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合作旨在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推進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數字底座、人才培養等合作,提升佛山市的城市核心競爭力,打造佛山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范式,實現佛山城市升級、產業升級、人才升級。
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陳日升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廣東深入貫徹落實數字中國戰略部署,以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為牽引,全面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能力均衡發展。廣東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設全省一體化的政務云和數據中心,推進數字政府改革,促進人工智能與政府業務的融合創新。去年 12 月印發《加快數字政府領域通用人工智能應用工作方案》,結合全省數字化發展實際,強化“全省一盤棋”,充分發揮廣東在算力基礎設施、產業基礎扎實、應用場景和數據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人工智能與數字政府業務融合創新,打造數字政府領域通用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引領地,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佛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丁錫豐在致辭中指出,佛山市與華為在智慧城市、政務云、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佛山市正積極將制造業發展的厚勢轉換為新賽道上的優勢,推進全面數字化發展,培育壯大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未來,希望與華為一道,深化人工智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數字底座、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推動佛山數字經濟建設發展,助力佛山制造業賦能增效,推進華為和更多合作伙伴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佛山,為佛山全面數字化發展注入新活力,共創美好未來。
華為強調,基于自身30多年的數字化轉型和人工智能持續深入的探索,將在行業的優秀實踐沉淀為能力和服務向企業傳遞,推進廣東省及佛山企業的數智化走深向實,發展繁榮行業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與人工智能融合聚變。面對廣東市場的巨大機遇,華為將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定攜手全省客戶與伙伴,持續創新,開放共贏,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領先、穩固、繁榮、開放的數字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
合作共創謀發展
聯盟發布建生態
活動期間,由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和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共同聯合人工智能領域軟硬件產品企業、應用企業等單位共同發起的佛山“人工智能+”生態聯盟成功發布,聯盟將聚集產業生態各方力量,搭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創新合作及需求對接服務平臺,推動佛山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融合,促進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健康有序發展。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勞劍鋒在《“人工智能+”千行百業》主題分享中對南海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近年來,南海區大力推動數字化發展,打造了城市大腦、“空天地”一體化治理平臺等重點項目,社會治理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南海榮獲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百強縣第一名。作為制造業強區,南海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賦能產業領域,去年就已在全國縣區級率先發布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引導“人工智能+”與本地產業深度結合,聚焦產業實際痛點,以共創共享的思路,推動了一大批應用場景落地,如在玉器設計、布面檢測和眼科醫療等領域應用AI技術。
從制造到智造
從安全到智能
當前,制造行業作為我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增強全價值鏈條數智化能力,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華為制造與大企業軍團CEO劉超提到,多年來,華為聚焦ICT技術,推動制造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了8000多個全球制造客戶。華為的解決方案覆蓋制造行業汽車、半導體電子、輕工業等多個領域,涉及研發、生產、供應和銷售服務的全鏈條智能化。同時,華為全棧工業AI平臺加速了研產供銷的智能化升級,如在汽車領域的AI+自動駕駛、電子領域的Al+工業質檢等應用。隨著AI時代的到來,制造行業正經歷智能化落地的爆發期,預計到2026年,AI在行業滲入率將達到30%。
美的集團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兼軟件工程院院長劉向陽表示,在業務結構上,美的采取“1+3+N”的模式,包括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以及創新型業務。作為大型跨國制造業企業,美的信息安全建設面臨復雜性,包括各種合規要求、歷史背景下的不同體系和文化差異,以及業務種類繁多帶來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需要采取信息安全五板斧(進不來、能發現、防泄漏、保合規、重運營),強化資產管理、網絡隔離、認證管理和應用安全等措施,確保業務的安全運行。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管雪表示,面對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新質職教人才的重要使命。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提出,不僅要求勞動者自身具備更高的素質和能力,更要求勞動者能夠適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新變化。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勞動者優質就業的主地,以及實現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高效配置、滿足新質生產力對合格勞動者需求的決定性力量,高等職業教育必須加大適應性改革。未來佛職院發展將突出信息化、數字化、人工智能在新質職教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地位,全面擁抱華為,在智慧校園、產教融合等方面與華為展開合作,推動佛職院打造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校,構建與新技術發展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引入先進的教學資源和手段,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職業發展平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眾陶聯總裁蔡初陽在演講中闡述了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實踐經驗。面對產業發展中的深層次挑戰,眾陶聯積極應對,通過構建全產業鏈交易信息平臺,加強產業標準和數字標準的制定工作,并致力于產業教育和數字化環境的建設,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和社交新零售的發展。此外,眾陶聯還積極與廣州數據交易所等機構展開合作,共同推動行業數據空間的進步。
在廣東,為廣東
數智世界,一觸即達
本次峰會期間,還舉辦了媒體溝通會。華為廣東政企總經理王宏有和華為中國政企CMO邱恒出席會議,詳細介紹了華為在廣東與政府、企業、高校等合作情況,以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目標,數智賦能灣區產業煥新。
華為廣東政企總經理王宏有在會上提到,華為憑借在人工智能、聯接、計算等方面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術能力,為廣東提供數字化支持,助力廣東高質量發展。華為積極響應政策,結合自身數字化經驗與數字技術,攜手千行百業的客戶與伙伴,持續堅持數字技術與廣東關鍵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樹立更多數字化轉型標桿。
華為中國政企CMO邱恒在會中表示,在數字政府領域,華為政企分別從兩個層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在國家部委垂直領域,華為以鯤鵬、昇騰、歐拉等核心技術與產品及云網邊端全棧方案為依托,攜手伙伴為場景找技術,使能治理手段現代化,促進社會治理效率與能力的提升,為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發展營造優質生態。例如,助力北京、廣州、武漢、上海等三十余個城市建設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助力陜西、江蘇、湖北等多個省市進行預算一體化建設,投入水利數字孿生,服務水利建設,加速推動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能力增強。在區域水平領域,華為以“城市智能體”理念和通用參考架構為基礎,縱向統籌5G/F5G、云、AI、大數據、物聯感知等多技術協同,通過建設城市數字底座新型基礎設施,賦能生產力三要素——勞動者、生產資料、生產對象及優化組合的躍升。目前華為城市智能體解決方案已服務于220多個城區,其中市級20多個、區縣級200多個,包括深圳(鵬城智能體)、福州(榕城智能體)、哈爾濱(冰城智能體)、成都(蓉城智能體)、許昌(蓮城智能體)等。
數字化已然深入到生產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當前全社會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華為將堅定以數字化手段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數字未來堅實底座不懈努力。面向未來,華為將與廣東的客戶及合作伙伴一起,不斷突破技術、持續創新、開放共贏,助力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