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冷卻系統為何威脅數據中心安全?
在數字驅動的世界中,數據已成為各行業企業的寶貴資產。數據使產品、服務和運營智能化。數據也是當今“人工智能時代”的無名英雄。到2030年,人工智能市場的收入將超過13億美元,比2023年的1502億美元增長36.8%,而數據可以說是推動這一巨大增長的催化劑。
數據中心的現狀
數據不僅僅是存儲在“云”虛擬網絡中的無形資產。實際上,數據和數據存儲與物理世界息息相關。隨著人工智能模型的不斷引入,將需要更多的數據,因此這些數據將存儲在數據中心。
這些中心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準確、可用,并且實際上“活著”。使用交換機、存儲系統、服務器、路由器和其他設備,數據中心可以全天候存儲重要數據集。但是,用于處理和存儲數據的能量會產生極高的溫度,從而引起過熱問題。因此,數據中心需要耗能的冷卻系統來確保設備不會發生故障。此類故障可能導致數據丟失以及重要工作負載和服務中斷,一家大型科技企業位于澳大利亞的數據中心就曾發生過這種情況,當時當地公用事業企業的電力中斷導致該中心的冷卻機制關閉。
不幸的是,冷卻成本高昂,占數據中心平均用電量的近40%。許多運營商認識到傳統的空氣冷卻方法對其財務和凈零承諾造成的壓力,這就是為什么一些運營商選擇液體冷卻系統的原因。盡管液體冷卻在技術上比空氣冷卻更節能,但它仍然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并為潛在的停電打開了另一扇門。
數據對水的依賴
當我們說“液體”冷卻系統時,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實際上指的是水。就像生物一樣,數據需要水才能生存——因此,人工智能模型、軟件和無數其他依賴數據的技術也是如此。
由于氣候變化導致降水量減少,以及人口增長導致用水需求增加,許多國家已經面臨令人擔憂的缺水問題?,F在,隨著運營商試圖冷卻充斥著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數據的設施,數據中心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有些國家可能會遭遇水危機。
更糟糕的是,供水系統正面臨另一個威脅:網絡安全攻擊。不法分子越來越多地將水利基礎設施作為攻擊目標。主要關注的是健康和安全,但這些攻擊也威脅著數據中心以及依賴數據的技術。黑客歷來以冷卻系統為目標,毫無疑問,他們會繼續這樣做,尋找數據中心水利基礎設施的薄弱環節,以及為各地數據中心提供服務的區域水務企業的安全漏洞。
雙管齊下:可持續性與安全性
那么,數據中心運營商如何才能有效地存儲對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市場,以及數字世界的幾乎每個方面至關重要的數據,同時限制其用水量并保護其水基礎設施?
從環境角度來看,這意味著除了公用事業提供的淡水外,還要利用其他水源。一些運營商正在探索利用廢水、工業用水和海水來減輕對日益枯竭的淡水供應的壓力。改進液體冷卻系統監測工具以跟蹤用水量也是關鍵。各企業正在探索高效的冷卻方案,并應繼續與公共部門合作。
此外,運營商應考慮全面引入新型液體冷卻系統,因為現在有更先進的設計,耗水量更少。隨著新數據中心的出現,企業應考慮在氣候較涼爽的地區以及水盆不太緊張的地區建造這些設施。
從網絡安全的角度來看,許多運營商必須優先考慮專門保護水基礎設施的防御措施,這在過去幾年可能并不是一項關鍵的安全特權。這將需要進行戰略調整,領導者需要確定水、能源和其他外部依賴關系,并將風險評估擴展到可能中斷業務或運營的“基于物流的供應鏈”以外的環境和其他資源。如果企業尚未這樣做,那么他們還應該將零信任原則應用于他們所依賴的所有基于水的基礎設施。
組織必須為各種情況做好準備:如果賴以維持業務生存的數據中心因缺水而被迫關閉,會發生什么情況?危機計劃是否考慮到災難性的水資源損失,從而導致數據丟失?如果水資源和基礎設施不在安全計劃范圍內,那么很可能會面臨這些情況。
為了避免此類潛在威脅,請記住這個簡單的原則:定義、保護、防御。評估風險。
盡管如此,水務企業也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防止可能嚴重影響關鍵數據中心并危及供水的攻擊。專家指出,應通過公私合作、改進集中補丁管理系統、風險評估和臨時控制來重新關注網絡彈性,以解決關鍵系統和遺留基礎設施中的直接漏洞。
總結
數據中心運營商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們必須滿足存儲數量驚人增長的數據的需求,同時利用越來越少的水來冷卻設施。商業、技術和可持續發展領導者必須共同制定戰略,不僅要保護環境,還要保護他們的數據。
如果沒有水,人類和我們賴以改變生活的技術將失去未來。毫無疑問,如果數據中心運營商、公用事業企業和相關部門不立即采取預防措施,我們可能會面臨供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