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伙伴,助力南京數字化產業發展圖譜
毫無疑問,數字經濟已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專門提到要“加快數字化發展”,這將會創造出更多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也推動著數字化與實體經濟的不斷融合。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南京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構建數據驅動發展新方式,推進數字產業創新發展,聚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地標”城市。
作為南京“城市合伙人”,華為積極攜手伙伴助力南京城市數字化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城運產業,與南京市共建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聯合創新實驗室,同時也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創新,賦能南京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日前,數字化發展大會2023(中國·南京)成功舉辦。南京市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建榮,華為江蘇總經理趙國輝共同發布南京數字化產業發展圖譜,這標志著在南京這片沃土上,新的城運產業圖譜初步構建起來,華為也將聯合伙伴將“強富美高”的數字力量注入到南京的產業發展之中,為南京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了獨特的價值。
數字經濟“新地標”城市
南京是國內較早布局數字經濟發展的城市。早在2020年4月,南京市就出臺了《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并成立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聚焦數字化治理、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統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
其中,在數字化治理方面,2022年南京市發布了《南京市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有關機構和工作機制的工作要求。市、區城市數字治理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基本形成,任務清單、工作邊界、職能定位、運行規范進一步明確和完善。
在此基礎上,南京市還推行城市數字化合伙人制度,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模式。去年,南京市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掛牌成立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南京-華為聯合創新實驗室,實驗室緊扣城市治理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共性需求,探索更多務實管用的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案、新產品、新場景。一年以來,雙方以聯合創新為契機,積極探索南京數字治理新經驗,推動建立了南京全新城市治理體系建設。
而在數字化產業方面,南京市也前瞻布局前沿數字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未來網絡、類腦智能、數字孿生、數字低碳、云原生、第三代半導體、量子信息、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同時也在全國率先啟動中國軟件名城提質升級行動,建設示范性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
此外,在產業數字化方面,2022年南京市出臺《南京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2—2024年)》,積極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計劃到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將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0%,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超過8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0%。
在南京的“謀篇布局”下,數據顯示,2022年南京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收入超過8千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產值超過3千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16%,位列全省第一,同時也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可以說數字經濟不僅成為了南京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引擎”,同時其也一躍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地標”城市。
伙伴+華為助力高質量發展
南京數字產業快速發展背后,依托的是關聯在一起的上下游企業,同時也離不開南京對整個產業的投入和企業的支持,由此也激發了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目前,以城運產業為核心,圍繞整機制造、基礎軟件、大數據、人工智能、系統集成、行業應用等,南京聯合華為等領先的ICT企業已初步匯聚起來200+全新的產業圖譜體系。而在此過程中,作為南京的“城市合伙人”,華為也積極攜手伙伴助力南京城市數字化和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立于1998年,目前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南京市創新型領軍企業、江蘇省軟件核心競爭力企業(規模型)的嘉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此過程中就與華為通力合作,深度參與到了南京數字化產業發展之中。
據了解,嘉環科技成立兩年后就與華為公司展開了合作,到目前已經有23年的合作時間,該公司最早和華為是在運營商市場合作,此后隨著華為業務的不斷延伸,嘉環科技和華為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增加,一路走來可以說實現了與華為的共同成長;同時雙方合作的區域,也從南京走向江蘇,從江蘇走向全國,目前該公司的業務已覆蓋到全國31省份200多個地市。
在嘉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宗琰看來,今天數字經濟已成為一個城市乃至區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助推器”,而南京在這方面具備非常好的基礎,具體來說,一方面作為教育大省和教育強省,江蘇的數字經濟人才基礎雄厚,規模數量處于全國前列,南京本地的高校也云集,這都為南京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另一方面,南京無論是數字化產業,還是產業數字化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基礎,比如南京有軟件谷,過去幾年也成立了很多相關的數字化園區,制造業的實力也很強大,最為關鍵的是南京市相關的政府領導也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這些都讓南京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宗琰認為,要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政府一定要做“實踐者”和“排頭兵”,因為政府率先展開數字化轉型,可以起到帶動和引領的作用,同時也能促進本地千行百業參與到數字化轉型之中。在這方面,南京無論是在數字政府打造,還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就起到了“表率”作用。
“嘉環科技早在2019年就參與到了南京的數字政府建設之中,因為數字政府的項目比較復雜,能力要求比較綜合,因此做好數字政府項目,其實也能夠把構建出的能力更好地復用到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之中。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和華為緊密合作,不斷總結和提煉消化形成標準化的模式和方法論,也在一起做一些管理工具和經驗案例的累積,同時也通過合作培養了一批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團隊。”宗琰說。
而作為南京城運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北京睿呈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更是在南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南京睿見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夠更好地服務好南京的數字化產業發展,推動數字孿生技術在整個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普及和應用。
北京睿呈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偉表示,公司也是從2017年與華為展開了緊密的合作,過去五年來睿呈時代可以說和華為很多的業務線進行了合作,無論是智慧城市、智慧園區,還是智慧石油、智慧管網、智慧城燃,以及智慧交通、車聯網領域,雙方都有非常深度的協同和合作。
“去年開始,雙方又產生了新的合作契機,就是睿呈時代跟華為合作在南京做數字化城市或數字化政府的創新型應用場景的聯合創新中心,核心是希望在目前的合作的項目之上,繼續孵化更多的創新應用場景,方案首先會在聯合創新中心發布,接著會在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中驗證和打磨,最后我們以及本地的伙伴再跟華為一起把成熟的方案復制到全國,完成點線面的閉環。”高偉說。
聚象數字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吉偉對此也“感同身受”。他說:“我們從2017年就與華為公司展開了合作,目前公司主要有三大核心業務,其中數字政府方面,我們和華為也一起參與了南京智慧城市的建設,此外,在運營商和制造業領域,公司也有涉足,而未來以自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應用為基礎,聚象希望積極為各行各業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新服務。”
李吉偉表示,通過一年多的建設,南京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同時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南京的智慧城市建設雖然每個區縣都在開展,但同時每個區縣也都各有側重點,立足各自的情況重點打造了不同的應用場景。
“其中,建鄴區作為一個新城區,這里的活動場館就比較多,比如說它有奧體中心,而奧體中心會經常承辦一些重大賽事,因此我們和華為合作幫助建鄴區進行數字化城市建設的時候,就重點圍繞重大活動保障這個典型應用場景展開,通過和華為的合作,雙方根據建鄴區的區位特點,打磨出了一套好用、可用的解決方案,后續在建鄴區舉辦大型演唱會,或者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時,就能夠提供更好的支撐。”李吉偉說。
由此可見,在南京這片沃土上,“南京+華為+伙伴”的模式,培育了深度合作,高效協同的默契,沉淀了技術創新能力和數字化轉型經驗,也為南京發展新產業、激發新業態、探尋新模式、培育新生態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與產業共生背后的聚集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字化發展大會2023(中國·南京)舉辦期間,南京與華為的合作也“更上層樓”,南京數字化產業發展圖譜正式發布、“一網統管”南京-華為聯合創新實驗室2.0規劃及南京感知標準宣布啟動……相信這一系列的創新和實踐,將驅動南京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加速騰飛。
對此,宗琰表示,整個華為以及華為的生態合作伙伴有著豐富的數字化經驗和案例,而嘉環科技作為一家服務性的公司,也提出了“擅于總集成甘于被集成,服務產品化、標準化服務一致性體驗”等理念,因此接下來嘉環科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發揮公司“全業務、全專業,全國落地”的優勢,把華為和華為整個生態資源的力量,引入到南京市場來,并在其中做好當地區域產業和行業數字化融合的“對接”工作。
“嘉環科技一直致力于做好服務落地這件事情,因此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更好的幫助南京乃至其他區域城市做好數字化的落地工作,把數字化服務更好地扎根到本地市場。另外我們也正在把嘉環科技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的業務點升級成為服務中心,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當地培養更多的數字化人才,也希望能夠為當地城市的數字化產業發展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撐,加速當地的數字經濟發展。”宗琰說。
高偉告訴我,過去一年多時間,睿呈時代和華為在參與南京的數字化產業發展中,可以看到南京市政府在打造數字化產業高地的決心和力度上都是非常大的,這樣一來南京在相關政策上,人才聚流上,以及在產業鏈上下游生態伙伴的聚集上就有了更多的先發優勢,而這也是睿呈時代愿意在南京成立全資子公司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整個南京吹響數字化產業發展的‘集結號’以來,我們看到有非常多的生態伙伴在南京落戶,這其中有專門做數據采集交換的,有做測繪類數據加工和處理的,有做城市快速建模的裝備和技術的,也有類似睿呈時代這樣做數字孿生底座之上的應用開發的,這樣就非常方便我們去實現數字化的產業配套,形成‘集群化’的優勢,更好的服務南京的數字化產業發展。”高偉告訴我。
接下來,睿呈時代也將和華為更好的協同,一起去發揮共同的合作優勢,比如在人才方面,睿呈時代作為一家軟件研發企業,核心資產中70%以上都是人,而南京當下人才聚集和續流的條件都很好,因此睿呈時代將會在南京當地招聘更多的人才;而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目前東部的油氣產業在儲運、煉油、化工和下游的銷售都是“一體化”的,而且非常密集,而睿呈時代打造的工業級的數字孿生平臺在這其中也能發揮更多的價值,加上全資子公司在南京的成立,同樣也會高效地和南京本地的客戶互動,也可以讓交付效率變得更高。此外,南京和周邊300公里范圍內的加工制造業也是非常密集的,這也是睿呈時代和華為接下來會重點發力的領域,推動當地制造業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
同樣,李吉偉也見識到了華為強大的生態聚集效應。“在南京智慧城市運營建設中,在華為的牽引下,產業頭部的很多企業也都來到了南京,不僅一起參與了南京數字化建設,同時也間接帶動了本地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再造,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字化服務產業鏈和生態鏈,為南京的數字化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多的推動作用。”
不僅如此,聚象在與華為的合作中也收獲了很多。“和華為這樣的公司合作,對公司整個團隊的搭建、體系的建設也有很多的好處,而我們只需要在組織上和華為對齊,在組織上就會很快的明確方向,同時通過共同的合作,也能夠更好的提升公司的團隊能力以及整體的競爭力。”李吉偉表示。
回頭來看,與產業共生背后,其實也是華為一直以來堅持和倡導的生態合作理念,從南京的數字化產業發展實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華為通過與伙伴的深度合作,不僅實現了貼近和滿足了南京面向未來的數字化產業發展需求,同時其所產生的產業和生態的“聚集效應”,相信也將會更好的推動當地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而這也是華為和伙伴,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續推動南京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