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桌面上的 Firefox 面臨著大問題
如果沒有一個功能強大、快速且穩定的瀏覽器,操作系統的實用性將大幅度降低,以至于我相當確定,如果一個操作系統沒有瀏覽器,幾乎沒有人會將其用于常規、正常的使用。擁有一個起碼可用的瀏覽器是將操作系統從娛樂玩具升級到你可以使用超過 10 分鐘的有趣新奇物品的關鍵。
但問題在于,開發一個功能強大的瀏覽器實際上非常困難,因為瀏覽器本身已經成為一個功能豐富的平臺。承擔起從零開始構建瀏覽器的巨大任務并不是很多人感興趣的事情——除了那些瘋狂的人——而這一切被惡化的原因是,由于市場的合并和壟斷,與剩下來的三個瀏覽器引擎競爭基本上是無濟于事的。Chrome 和其各種衍生產品的占據統治地位,其次是 iOS 上的 Safari,原因僅僅是因為你在 iOS 上不能使用任何其他瀏覽器(引擎)。然后就是 Firefox,作為一個遠遠落后的第三名而存在——且份額還在下滑。
這就是 Linux 桌面發行版所處的環境。長期以來,Linux 桌面幾乎完全依賴于 Firefox(和之前的 Mozilla 套件)作為它們的瀏覽器,一些用戶選擇在安裝后下載 Chrome。盡管 GNOME 和 KDE 名義上都有自己的兩個瀏覽器,GNOME Web 和 Falkon,但其用戶數量有限,發布的版本也寥寥無幾。例如,沒有一個主要的 Linux 發行版會將 GNOME Web 作為其默認瀏覽器,并且它缺少用戶對瀏覽器期待的許多功能。相比之下,Falkon 只會偶爾更新,往往幾年才發布一個新版本。更糟糕的是,Falkon 通過 QtWebEngine 使用的是 Chromium 引擎,而 GNOME Web 使用的是 WebKit(它們獨立于瀏覽器更新,所以瀏覽器版本并不總是一個可靠的指標?。?,所以兩者都依賴于世界上最無情的兩個公司——谷歌和蘋果的善意。
即使是 Firefox 本身,盡管它顯然是 Linux 發行版和 Linux 用戶的首選瀏覽器,也并不將 Linux 視為一線平臺。Firefox 首先是一個 Windows 瀏覽器,然后是 macOS,最后是 Linux。Linux 世界對 Firefox 的熱愛并沒有得到 Mozilla 同樣的回應,這種情況在許多地方表現出來,那些在 Windows 端修復和解決的問題在 Linux 端被忽視了好幾年甚至更久。
這種情況最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硬件視頻加速。這個功能從一開始就是 Windows 版本的默認部分,但是直到 2023 年 7 月初發布的 Firefox 115,才在 Linux 上默認啟用。即使是這樣,這個功能也只是默認為英特爾顯卡用戶開啟,并沒有 AMD 和英偉達用戶什么事。這種視頻加速功能的缺失(對于 AMD 和英偉達用戶來說,仍舊如此),是 Linux 筆記本電腦在電池壽命上與 Windows 對手差距嚴重的一個主要因素。
然后,要走上這條路一直都是漫長、艱巨、且充滿顛簸。長久以來,要讓硬件視頻加速在 Linux 的 Firefox 上工作一直復雜而不穩定,每一個瀏覽器版本可能都會改變你需要設置的標志。有時候無論你怎么做,它可能都會在連續幾個版本中停止工作。論壇消息、博客帖子和網站文章中充滿了過時的指令和像 Hail Mary 一樣的建議,供那些試圖讓它運行的用戶參考。你以往的成功經驗會隨著每個版本的發布而變化,而跟蹤所有這些都是一種噩夢。
不僅僅是硬件加速視頻解碼。手勢支持在 Linux 版本上的推出比在 Windows
版本上要晚得多——比如使用滑動來前進和后退,或者在圖片上捏合來進行縮放。同樣,觸摸屏支持也在 Linux 版本的 Firefox
上晚了一段時間才出現。通常,此類功能可能在默認啟用之前幾年就可以通過 about:config
指令啟用,但這遠非理想情況。
桌面 Linux 的普及率落后于 Windows 和 macOS,這并不是什么意想不到的情況,或出于惡意的結果。前幾段的重點并不是抱怨 Linux 版 Firefox 的狀態,或者建議 Mozilla 將 Windows 和 macOS 版本的寶貴資源轉移到 Linux 版本。雖然如果他們這么做的話,我顯然不會抱怨這些,但這并沒有多大意義。我強調這些問題的真正原因是,如果今天在 Mozilla 現有的財力和資源下,Linux 版的 Firefox 已經被視為第三級平臺,那么如果 Mozilla 的財力和資源急劇減少,將會發生什么?
Firefox 的狀況并不太好。它的市場份額在這些年里急劇下滑,現在在桌面和筆記本電腦上僅占有微薄的 3%,而在移動設備上更是微不足道的 0.5%。Chrome 和稍少的 Safari 已經完全壓倒了這個曾經威猛的瀏覽器,以至于它對于 Linux/BSD 用戶和其他平臺上的更多極客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個附帶的產品。我說這個并不是為了貶低那些使用 Firefox 的人——我就是其中之一——而是為了強調 Firefox 當前市場位置的糟糕程度。這種市場份額的縮小已經對 Firefox 的開發和未來前景構成了傷害,尤其是如果這種滑坡還在繼續的話。
然而,市場份額的下滑遠非最大的問題。擺在 Firefox 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 Mozilla 非常奇怪且失衡的收入來源。大多數人可能都知道,Mozilla 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與谷歌的搜索合作。大約 80% 的 Mozilla 的收入 來自谷歌,后者支付給這個瀏覽器制造商費用,以將谷歌搜索設為默認搜索引擎。
這份協議還會持續多久?無論 Firefox 陷入多么糟糕的情況,它還會一直續約嗎?合作的規模會縮小,還是會完全結束?什么時候,谷歌會覺得每年在本質上是對競爭對手的慈善上投入數億美元已經不再值得,或者根本不需要?谷歌與蘋果的類似搜索交易已經面臨 法律審查;那么這種審查會對與 Mozilla 的交易產生影響嗎?
只需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由于 Firefox 的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與谷歌的交易泡湯,兩者結合起來,或甚至這里未提到的其他因素,導致 Mozilla 的資金短缺,哪個版本的 Firefox 將首先感受到削減?Mozilla 會采取什么措施來緩解困境?當 Mozilla 日益絕望時,我們是否會看到與其他公司的骯臟交易?不靠譜的加密貨幣概念?允許廣告以換取收入?更多的推薦的網站和擴展,需要付費?還是 Linux 版本將被全部削減,讓社區接管?
這就是 Thunderbird 所經歷的。Thunderbird 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完全恢復。這也可能發生在 Linux 的 Firefox 上。
這就是桌面 Linux 的 Firefox 所面臨的問題。這個最重要的桌面 Linux 應用程序已經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而且似乎不可避免的是,事態只會逐漸變得更糟。然而,我并沒有看到有人在談論這個問題,或者考慮 Firefox 最終可能的消亡,這對 Linux 桌面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避免或減輕這種情況。
在理想的世界里,Linux 桌面的主要利益相關者 —— KDE、GNOME,各種主要的發行版 —— 會聚在一起,嚴肅地考慮一項行動計劃。在我看來,最好的可能解決方案是復刻一個主要的瀏覽器引擎(或選擇一個并大幅投入),并修改這個引擎,并專門為 Linux 桌面進行定制。停止生活在 Windows 和 macOS 瀏覽器制造商的殘羹冷炙中,完全專注于制作一個完全為 Linux 及其圖形堆棧和桌面優化的瀏覽器引擎。讓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在一個 Linux 首選—— 或甚至僅限于 Linux —— 的瀏覽器引擎上共同努力,而將圖形前端留給各種工具箱和桌面環境。
顯然,這并不容易,需要在時間、資源和人員方面進行重大投資。然而,通過僅專注于 Linux,你不會真正與 Blink 和 WebKit 競爭,因為他們完全不重視桌面 Linux(Chrome 在 Linux 上仍然沒有硬件視頻加速)。讓其他引擎去為各種專有平臺爭奪——Linux 需要一個獨立于谷歌(和蘋果)的瀏覽器引擎,并且認真將 Linux 作為一個平臺對待。
我真的很擔心 Linux 上瀏覽器的狀態,特別是 Firefox 在 Linux 上的未來。我認為桌面 Linux 社區的各種主要參與者,從 GNOME 到 KDE,從 Ubuntu 到 Fedora,顯然對于 Firefox 出問題或死亡完全沒有應急計劃,盡管我們都知道當前的瀏覽器市場狀態、Mozilla 的財務狀況和兩者的未來前景。這種行為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
Linux 桌面的 Firefox 面臨著大問題,但似乎沒有人愿意承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