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通過視頻聊天結識網友,LeCun:將大模型稱為「隨機鸚鵡」是在侮辱鸚鵡
視頻聊天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人類之間的距離。但令人沒想到的是,鸚鵡之間也能。就像下圖,一只鸚鵡隔著屏幕在和對方進行視頻聊天。
這是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與 MIT 和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進行的一項新研究。他們調查了一群被馴養的鳥類在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視頻聊天后會發生什么。
結果表明,視頻通話可以幫助鸚鵡模仿鳥類在野外的交流方式,改善它們在主人家里的行為,甚至可能改善它們的生活。
東北大學助理教授 Rébecca Kleinberger、鸚鵡行為學家和東北大學附屬研究員 Jennifer Cunha 以及格拉斯哥大學助理教授 Ilyena Hirskyj-Douglas 向一群不同種類的鸚鵡及其志愿護理人員展示了如何使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在 Facebook Messenger 上視頻呼叫對方。
研究人員隨后觀察了這些鳥兒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如何使用這種新發現的能力。他們想知道:如果有選擇的話,這些鳥兒會不會互相呼叫?
答案是肯定的,它們會用歡快的叫聲和搖頭晃腦來表達。
鳥兒們不僅自由地發起視頻呼叫,而且似乎明白屏幕另一端是真正的鸚鵡伙伴,而且照顧者們絕大多數都報告說,這些呼叫對他們的鸚鵡來說是積極的體驗。一些照顧者看到他們的鳥兒從他們的視頻朋友那里學到了技能,包括覓食、新的發聲,甚至飛行。有些鳥甚至在通話中變得活躍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得到一些重要發現,在初步的試點研究中,鳥兒形成強烈的偏好,一只名為 Ellie 的戈芬氏鳳頭鸚鵡,它和一只名叫 Cookie 的加利福尼亞非洲灰鸚鵡很快成為了朋友。它們做朋友已經一年多了,還時不時的通話。
根據 Kleinberger 的說法,鳥類使用的發聲類型反映了它們在野外進行呼叫和響應的一些特征。
其實最受歡迎的鸚鵡也是發出最多呼叫的鸚鵡,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鳥類似乎很享受這項活動,但人類參與者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鸚鵡很享受從人類那里得到的額外關注,而另一些鸚鵡則對屏幕另一邊的人類形成了依戀。
該研究小組已經部署了計算機交互來豐富和了解從狗到鯨等動物物種的生活,而對鸚鵡進行研究主要是因為鸚鵡的智慧非凡,比如鳳頭鸚鵡和非洲灰鸚鵡,已經表現出與小學生相當的認知能力。
鸚鵡的視覺系統能夠理解屏幕上的運動。在團隊的指導下,研究人員首先要教會 18 只鸚鵡學會搖鈴,以表示它們想打電話。一旦鸚鵡搖鈴鐺,看護人員就會給它們一個平板電腦,屏幕上有它們可能想聯系的朋友的照片。
在三個小時的協調時間內,每只鸚鵡用它們的喙輕敲屏幕,每只鸚鵡最多有兩次打電話的機會,每次時間不超過五分鐘。一旦鸚鵡出現恐懼、害怕等行為,護理員立馬結束通話。其中十五只鳥完成了全部研究;而另外三只中途就退出了。
參與實驗的鸚鵡都有經驗豐富的訓導員指導,他們有足夠的時間慢慢向鸚鵡介紹這項技術,并仔細觀察鸚鵡的反應。正如這項研究所強調的那樣,在給出反應方面,鸚鵡是非常挑剔的 —— 互動中鸚鵡可能會出現恐懼,甚至出現暴躁行為,有些鸚鵡的喙甚至能把 iPad 掰成碎片。?
盡管如此,研究結果表明視頻通話可以改善寵物鸚鵡的生活質量。
Kleinberger 表示,「鸚鵡作為寵物飼養的時間很短,不像狗、貓和馬那樣被馴化了很長時間。我們并不是說這項研究可以讓它們像在野外一樣快樂,至少我們正在努力為那些已經被囚禁的鸚鵡嘗試服務。」
對鸚鵡來說,它們缺少伙伴,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疾病在某些圈養物種中普遍存在。研究中兩只體弱多病的老年雄性金剛鸚鵡一生中幾乎沒有面對面見過對方,但它們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它們隔著屏幕一起熱情地跳舞、唱歌。當其中一只離開屏幕時,另一只會呼喚「Hi! Come here! Hello。」
Hirskyj-Douglas 表示:「鳥類的認知很復雜,它們表達自己的能力非常強大。」?
雖然這是關于鸚鵡的研究,但也受到 Yann LeCun 的關注。LeCun 的關注點在大語言模型(LLM)。他表示:將大模型稱為「隨機鸚鵡」是在侮辱鸚鵡。
隨機鸚鵡是由華盛頓大學語言學家 Emily M. Bender 創造的詞匯,2021 年 3 月,Bender 等人發表了一篇名為《On the Dangers of Stochastic Parrots: Can Language Models Be Too Big? ??》的論文 —— (隨機鸚鵡的危險:語言模型是否太大?)在論文發表后,兩位女性合著者,失去了谷歌道德人工智能團隊的聯合領導職位。
之后隨機鸚鵡逐漸走紅,至少在學術界,它成為了一個流行詞匯。
最近,隨著 ChatGPT 等大模型的走紅,很多人又用「隨機鸚鵡」來形容大模型沒有理解能力、出現幻覺(hallucinations)等行為,詬病這些模型只會制造語法上合理的字串或語句,并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但反觀本文的研究,鸚鵡在聊天、交友的過程中似乎表現出了很高的理解能力,這也難怪 LeCun 說將大模型稱為「隨機鸚鵡」是在侮辱鸚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