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遠程管理智能建筑?
如何通過遠程設備管理和遠程訪問,幫助設施管理企業以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式監控和運營其智能建筑?
設施管理企業如何幫助智能建筑?
一家大型設施管理企業希望通過無線傳感器將其設施改造成智能建筑,從而提高其房地產投資組合的能源效率和環境友好性。其目的是詳細了解新舊辦公樓的室內氣候,以確定降低每棟建筑能源足跡的節能措施。所有傳感器和接收網關必須由建筑管理員安裝,以節省安裝成本,應用軟件和邊緣網關的操作必須集中控制。
包括以下部分:
● 云物聯網平臺
● 多傳感器系統和4G邊緣網關,可無線測量二氧化碳、溫度、濕度、光線和噪音水平
● 嵌入式Linux設備管理和遠程訪問軟件
● 服務水平協議只適用于技術堆棧中最薄弱的組件
為了確保達到計劃的服務水平協議(SLA),需要一個智能遠程設備管理系統來減少錯誤和停機時間,成為智能建筑體系結構的核心部分,提供遠程訪問和設備管理。為了避免任何潛在的錯誤來源,依靠蜂窩連接進行網關到服務器的通信,從而排除了智能建筑自己的網絡。
用于智能建筑和設施管理的物聯網平臺,可監測室內氣候
所有智能建筑都將其傳感器數據傳輸到物聯網可視化平臺,可以定義不同的氣候區,并且可以將無線傳感器數據分配到區域、樓層和建筑物,從而對室內氣候條件進行精細的了解。
該平臺包含PMV(預測平均投票)/PPD(不滿意百分比)模型,該模型通過對該地區人類對溫度的感知與濕度、衣服、代謝活動和暖通空調氣流的廣泛研究,得出了氣候控制的控制參數。
通過比較建筑物的能耗并將其與質量指數相關聯,可以比較能源效率和室內氣候質量,確保通過暖通空調組件的智能調節實現能源效率,而不是損害室內氣候質量。
除了對區域或樓層進行匯總分析外,還可以獲得每個傳感器級別的詳細見解,以查看不規則性,分析模式并生成額外見解。
為什么需要物聯網邊緣設備管理和遠程訪問?
嵌入式Linux邊緣設備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允許設施管理人員輕松安裝邊緣網關和無線傳感器,然后可以在智能建筑或設施管理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可靠運行。
該平臺可以安全地連接到云后端,并且可以在任何Linux設備上運行,允許將舊的和現有的設備輕松連接到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
邊緣設備管理解決方案涵蓋哪些功能?
以下領域可被覆蓋:
● 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OTA軟件更新
● 配置管理,用于配置Linux操作系統
● 應用軟件的參數化(MQTT數據代理)
● 用于分析和調試的遠程訪問
● 邊緣設備性能監控
● CVE漏洞分析和持續監控
● 邊緣網關功能監控
安裝在建筑物中的遠程邊緣網關自動部署重要的軟件更新,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這種空中傳送(OTA)更新對系統操作至關重要。此外,CVE漏洞分析會持續將所有包庫與NISTCVE數據庫中的條目進行比較,一旦補丁可用,就會主動識別并更新帶有漏洞的庫。
內置的基于狀態的配置引擎可以輕松管理Linux操作系統,包括用戶和密碼管理、NTP服務器配置、ssh密鑰輪換和防火墻配置,以關閉所有端口,因為所有遠程設備訪問都通過qbee內置的VPN進行。使用基于拉的架構,代理可以通過任何防火墻、NAT或蜂窩網絡進行通信,而不需要知道設備或建筑物的IP地址。
安裝并引導預編譯的代理包立即支持通過web界面和桌面應用(適用于Windows、MacOS和Linux)進行遠程ssh訪問。這種安全的解決方案甚至允許本地網絡中其他封閉設備的ssh端口轉發,以及訪問任何端口或服務(http、https、NodeRed、VNC、SCADASysteme)。
從設備收集的度量數據,包括CPU負載、內存消耗和消耗的帶寬,可以在儀表板上可視化,從而實現高效的開發和操作監控。內存泄漏和日志爬行很容易被識別,離線設備會立即被標記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