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發展新階段的五大趨勢
我國5G商用已過三年,在網絡建設、用戶規模、應用創新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就,在全球范圍處于領先地位。
按照國內移動通信發展規律,可根據用戶使用率將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劃分為四個時期:市場培育期(30%以下)、快速發展期(30%-70%)、成熟穩定期(70%-85%)和新舊交替期(85%以上)。目前5G移動電話用戶達5.75億戶,超過三成,已完成市場培育階段,隨著全球范圍經濟復蘇,正步入快速發展期。為促進5G業務發展順利邁向新階段,需要關注新階段下五大發展趨勢,把握窗口期,實現規模突破和高質量發展。
1、5G網絡實現規模引領,共建共享深化、頻譜重耕加速,覆蓋廣度深度進一步提升
過去兩年是5G投資建設高峰期,截止2022年底我國5G基站達231.2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數60%以上。2023年,我國5G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將進入中后期,雖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但在覆蓋廣度和深度上還需進一步提升,接下來將仍堅持適度超前建設原則,按需建設、精準投資,推進5G網絡在鄉鎮、農村的連續覆蓋和重要園區、熱點區域等應用場景的深度覆蓋。
5G共建共享已成行業共識,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分別簽署5G共建共享協議,根據工信部等七部門印發的《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預計2025年新建5G基站共享率不低于80%,運營商將通過全面深化共建共享共同加快我國新基建發展。
頻譜資源是5G網絡部署的關鍵,5G頻譜規劃需考量不同頻段覆蓋能力,此前除中國廣電擁有700MHz頻段外,三大運營商5G頻譜主要分布在中頻段和中高頻段。2022年中國聯通900M頻譜重耕獲得工信部授權,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啟動700M 5G的規模建網,5G正在加速走向低頻段,運營商將加強各頻段高效協同,完善5G網絡覆蓋。
2、5G用網體驗持續優化,用戶體驗、感知監測推動精準建網和優化
中國電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用戶用網感知質量體驗測評報告(2022年)》顯示,全行業5G用戶感知質量總體優良,一些重點場景如高頻使用場景的室內區域和地下停車場、電梯等封閉區域,及高鐵等移動出行場景的5G網絡覆蓋和用網體驗比2021年有所提升。但場景之間、室內室外之間、不同點位之間還存在5G用網感知差異,運營商已聚焦上述問題開展針對性優化方案的制定,未來用戶用網體驗將進一步提升。
由于5G網絡覆蓋建設周期長于4G,在5G網絡覆蓋尚不完善階段,為提升用戶用網體驗感知,接下來一段時間運營商將在持續優化5G網絡覆蓋的同時,提升與4G網絡發揮協同效果,基于5G網絡重點投訴問題針對性進行網絡優化和站點精準擴容。
3、5G業務質量提升拉動行業收入穩步上升,行業協同和產業合作加強,共促規模與價值雙增長
2022年通信行業保持穩健發展,雖然受宏觀環境和高基數影響,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但全年總體收入仍實現同比上升8%(見圖1)。
圖1 2018-2022年電信業務收入增速
(數據來源:工信部)
進入2023年,我國5G投資逐步邁過高峰,5G套餐參與率增速趨于平穩,同時還存在5G終端接入緩慢、5G分流比不高等問題,可能對后期市場增長產生影響。但總體來看行業發展道路較為明晰,隨著經濟復蘇、政策落地和技術創新,將促進業務質量不斷提升,有望為行業帶來新一輪較高增長。
新階段下,為推動行業實現新增長,產業各方合作呈現不斷加強趨勢,各省市、運營商成立各類5G產業聯盟,吸納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加快形成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5G生態圈,聚焦技術發展、終端創新、應用落地,培育行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
4、5G手機市場短期內難回暖,供需兩側探索新動能的突破
2022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表現低迷,2022年全年國內手機累計出貨量僅2.72億部,其中5G手機出貨量2.14億部,同比下降19.6%,且4G和5G手機出貨比例長期處于2:8,全面升級5G還需要一定時間(見圖2)。
圖2 2021-2022年國內5G手機出貨量情況
(數據來源:信通院)
受經濟環境、市場飽和、終端創新不足等因素影響,用戶換機周期拉長、換機動力不足,未來短期內5G終端市場仍存在較大壓力,需要探索向上突破新動能,預計行業將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發力。
(1) 供給側:軟硬件齊發力,行業創新動力強勁
終端創新或成為激發用戶換機熱情的主要突破點,創新驅動力主要來自用戶需求、技術發展和行業競爭。其中折疊屏手機在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低迷情況下呈現逆增長之勢,2022年國內全年出貨量近330萬臺,同比增長118%。隨著各大終端廠商相繼發力,折疊屏手機價格逐漸下探、性能不斷優化,出貨量預計將持續沖高,成為高端市場的有力增長點。
運營商則著重發力5G云手機,如中國電信天翼1號和中國移動NZONE 50 pro,雖然目前市場化、規模化和成熟度都有待提升,但存儲計算功能強大而售價僅千元級別,對中低端市場存在吸引力。
中國電信研究院2022年10月的調研顯示,消費者對折疊屏手機認知度很高,但對華為、三星等廠商推出的萬元級高配置5G折疊屏手機的購買意愿較低,價格貴是制約用戶購買的主要因素;云手機的用戶認知度很低,但對于運營商推出的千元級5G云手機多數用戶表示性價比高,有興趣嘗試(見圖3)。目前各大廠商主要針對高端市場推出高配置折疊屏旗艦機,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折疊屏有望應用在更多機型,或能有效激發用戶換機。
圖3 用戶折疊屏手機及云手機認知度
(數據來源:中國電信研究院用戶調研)
(2) 需求側:細分需求日益受關注,物聯生態激發需求潛力
為培育用戶5G手機需求,終端廠商近年不斷調整產品體系,關注細分人群的商務、娛樂、拍攝等差異化需求,推動不同系列產品的功能差異化和重點場景的功能強化,將產品設計、營銷推廣聚焦到具體場景,從機海戰術轉向面向細分需求的精細化運營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面對“物超人”的多終端時代,終端廠商也加強生態整合,拓展5G大連接物聯場景,5G手機將成為用戶智慧生活的關鍵入口,激發并創造用戶新需求。
5、5G應用聚焦重點場景加速推進
(1)5G個人應用創新涌現,催生新業態新體驗
5G個人應用在多領域都取得積極進展,但仍面臨終端支撐不足、優質內容資源不豐富、關鍵技術與應用融合深度不足、用戶認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等問題,目前還處在超高清視頻等現有應用體驗提升階段和自然交互式5G應用發展期(如近期大火的ChatGPT可能帶來5G手機體驗躍升)。隨著XR等新型終端發展和創新數字內容不斷豐富,沉浸式5G新應用將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全新體驗,推動5G個人應用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突破。
(2)5G行業應用呈現分階段梯次推進態勢,行業終端多樣化、定制化、規模化加強
5G行業應用從點狀開花向多行業、多領域全面接入,目前覆蓋國民經濟40個大類,運營商已部署虛擬專網超1萬張。但廣度和深度還不足,對行業的賦能還處于補充疊加階段,未來將聚焦規模拓展和價值落地,從數字化需求高且清晰明確的先導行業、剛需場景入手,重點行業分類實施、重點應用梯次導入,2025年預計覆蓋國民經濟大類超90%。推動5G行業定制終端向多樣化、定制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025年5G終端將累計超過3200款,其中行業終端達2000款。未來隨著關鍵技術成熟、產業創新融合加強,5G對行業的賦能將逐步邁向替代優化和原生變革階段,驅動產數經濟創造新增長曲線。
(3) 行業技術演進,推動應用場景創新突破
5G技術向5.5G(5G Advanced)演進,能滿足5G無法實現的更復雜多樣的全場景需求,推動元宇宙、自動駕駛等創新應用規模落地,有望實現5G獨有應用突破發展,為行業帶來殺手級應用。未來,隨著6G技術研發全面推進,將推動應用場景持續深化,拓展通信感知融合、普惠智能新場景,服務范圍也將擴展至空天地,實現全球立體覆蓋,帶來全息通信、數字孿生、腦機交互,互聯網等創新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