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咖通美股上市,李書福的布局和野心
李書福的IPO版圖上,汽車智能化落下重要一子。
北京時間12月21日,由李書福和沈子瑜聯合成立的汽車智能化企業億咖通科技在納斯達克通過SPAC方式上市(借殼上市)。截止當日收盤,億咖通股價報10.75美元/股,較開盤價微漲1.9%。
億咖通上市新聞以及當日股價表現,就像一針強心劑,給寒冬下的資本市場和萎靡的汽車產業注入了一絲活力。
而2017年成立至今的億咖通,也總算是從飽受爭議中交上了一份資本層面的合格答卷。
只不過上市只是一個階段性目標,長期以來億咖通暴露的戰略層面、產品層面的短板問題,還是要解決;“成也吉利,敗也吉利”的歷史遺留問題,還是要突破。
過去未解決的舊問題,加上上市后面臨的新問題一起涌來,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億咖通是誰?
億咖通把自己定義為一家為車企提供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公司。目前,億咖通服務包括吉利、路特斯、梅賽德斯-奔馳、寶騰及smart在內的12個OEM品牌,以及8家全球一級汽車供應商。
過去三年中,全球已有超過320萬輛汽車應用億咖通的技術解決方案。
從定位來說,市面上同類型公司其實不少,不過像億咖通這樣擁有豐富而完整產品線的公司其實不多。億咖通的產品線包括:信息娛樂系統、智能座艙、SoC 核心模塊、操作系統、軟件堆棧,而且,其中大多為自研。
億咖通早年是做信息娛樂系統、智能座艙起家的,隨后通過投資芯擎科技,擁有了獨立的 SoC 研發能力,并于2021年推出了中國第一顆 7nm 車規級 SoC 芯片 SE1000。
這一舉措讓億咖通擁有了從底層定義產品功能的能力,擺脫終端產品同質化問題,也避免了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
在自動駕駛方面,億咖通和吉利共同成立吉咖智能,專注L2/L2+業務,今年6月已經在蘇州正式掛牌啟動。
在產品布局上,應該說億咖通是有野心的,從底層芯片到OS操作系統,億咖通具備完整垂直整合的技術堆棧,深度和廣度都夠。
為了在產品上構成絕對競爭力,億咖通一直把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產品和技術研發,這也導致連續多年的虧損。
據悉億咖通在全球10個分支機構和研發中心的2000多名員工中,研發部門有約1400人。
從營收來看,億咖通2020年總收入 22.41 億元,2021年總收入 27.79 億元,2022上半年總收入 13.12 億元。
營收不斷增長,但一直未能盈利。億咖通 2020 年虧損 4.4 億元,2021 年虧損 11.85 億元,2022 上半年虧損 5.71 億元。
在上市路演中億咖通表示,“將在 2024 年實現盈虧平衡,此前未能盈利的首要原因是研發投入一直在增加。“
據了解,億咖通研發費用從 2020 年的 7.06 億元上漲到 2021 年的 12.09 億元,同比增長 71.2%。截至 2022 上半年,研發支出為 5.96 億元。
成也吉利,敗也吉利
雖然“太燒錢”是同類型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但是對于億咖通來說,重金投入的產品和技術一直被市場詬病為“不好用”,多少有些讓人沮喪。
有消息人士表示,億咖通一些新的研發成果甚至遭到吉利體系內某品牌的直接拒絕。包括路特斯、極氪、沃爾沃極星在內,多個品牌宣布將自研或與其他廠商聯合研發車載系統。
以極氪001為例,其輔助駕駛主要由 Mobileye 聯合開發,億咖通確實也做了一部分數據采集的工作,但車隊是從外面找的易圖通的車隊去部署 Mobileye 設備。
本來最能仰仗的吉利系資源,反而都要搞自研或者向別人“投懷送抱”,這對億咖通是個巨大打擊。
而吉利系之外的車企,因為億咖通與吉利這層關系,其實也很難跟億咖通有特別深入合作。這一點無可厚非,就好像如果華為開始下場造車,那它此前合作的車企,就要重新考量與華為的合作關系,畢竟以后是對手了。
此外,吉利在做智能車、自動駕駛上有多大技術潛力?市場多少還是存疑的。
一方面,很多人認為吉利系是產品為王,研發能力相對較弱,基因中就不那么重視技術研發。
另一方面,吉利自身對于自動駕駛的技術難度和市場發展都缺乏深度思考,曾有自動駕駛專家前往吉利杭州總部交流,卻發現“吉利相關負責人看不上自動駕駛行業,也完全不懂自動駕駛”。
李書福的野心
雖然在產品上,研發上,億咖通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拋開億咖通單一一家公司,而是看李書福全盤布局,應該說億咖通還是非常成功的。
在李書福的IPO版圖上,算上億咖通,他手中已經握有8家上市公司,另一家“吉利系”公司極氪近日也官宣了將赴美上市的消息。
在這8家公司中,億咖通是李書福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一子。
上市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的資金支持與市場規模,使其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大展手腳——對內輸血,對外打通關鍵環節;同時,也能為其招攬更多本土的、國際的科技人才,這可能是未來汽車上下游生態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最關鍵一環。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能車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