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pple Car專利曝光,泰坦計劃仍在推進
在科技公司涌向汽車行業的浪潮中,最受矚目也最為神秘的當屬蘋果公司。雖然從未正式提及造車計劃,但蘋果公司被業界所有人一致認為正在研發汽車,畢竟智能網聯汽車是移動互聯網之后不容錯過的風口。
對于Apple Car的進展,外界無從得知。但是在Linkedln上,一批又一批經驗豐富的汽車行業專家為自己添上蘋果 SPG(Special Projects Group,特別項目組)的履歷,卻又在幾年后紛紛離職,顯示了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傳說中的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并不順利。
根據 11 月 22 日一家關注蘋果公司專利的網站 PatentlyApple 發布的消息來看,蘋果公司于當日獲得了兩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盡管不是突破性的進展,但這說明蘋果公司仍在持續推進泰坦計劃。
泰坦計劃最新獲批的兩項專利
蘋果公司此次獲批的兩項汽車專利是窗口裂縫檢測系統和可調節的車輛內部照明系統。
窗口裂縫檢測系統能夠檢測到由于道路碎石或其他物體撞擊產生的車窗裂縫。其原理是在車窗上添加導電涂層或者其他導電層,車輛中的控制電路會監測車窗電路的電阻情況,電阻過高則表明窗口有裂縫,可以據此來避免安全隱患。
蘋果公司2020年8月就已經為這個系統申請下了專利,此次新獲得的專利是該系統的第二項獲準專利。
可調節的車輛內部照明系統則是希望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在車輛內部為使用者提供車內燈光,可用于信息展示、局部照明等。
根據蘋果公司的說法,該照明系統可以集成到座椅、門板、儀表盤或者其他車輛系統中,也就是說在這套系統中,車內的編織物、皮革、駕駛面板以及其他硬質面板上均能夠實現發光。并且,可在這些表面下通過集成電容式觸摸傳感器、力傳感器和其他傳感器實現某種交互。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蘋果泰坦計劃獲取的這兩項專利在技術上并不困難,但第二項專利把車內的任意表面變成用戶交互界面的想法確實有些內容。
曲折前行的泰坦計劃或已重啟
2014 年,庫克召集了 1000 多名汽車領域的專家和工程師,在加州秘密進行 Apple Car 的研發,并將此項目稱之為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
在庫克的設想中,Apple Car 不僅沒有油門踏板,也不需要用戶干預駕駛,能夠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同時,整車要做到軟件、硬件、服務三位一體,要達到明顯強于普通智能汽車的水平。
庫克的這些設想是超前的,這也導致泰坦計劃一路以來的曲折。
2014 年成立之初,泰坦計劃擁有上千名員工。2016 年年中,泰坦計劃管理層發生了變動,隨之而來的是大裁員。泰坦計劃在 2016 年的 8、9 月份一口氣裁掉了超過 120 名負責汽車操作系統和測試程序的軟件工程師,以及數百名負責車體、懸掛系統和車底盤等部分的硬件工程師。
2017 年,泰坦計劃開始了三年的到處挖人、設立實驗室的拓張期。先是在瑞典設立了實驗室,并從頂級學府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招募了一票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和視覺導航專精人才。
緊接著,泰坦計劃開始了從各大車企和科技公司挖高級人才的進程,NASA、谷歌、Waymo、特斯拉等高科技企業都是被挖墻腳的對象。泰坦計劃甚至將特斯拉的一個至少 46 人的團隊一起挖走。
2019 年,泰坦計劃再次裁員,蘋官方稱之為“項目重組”,190 人離開了泰坦計劃。2020 年到 2022 年,泰坦計劃曾經挖來的高管陸陸續續離職。到今年 1 月份,隨著軟件工程項目主管 Joe Bass 的離職,泰坦計劃之前挖來的項目高管已全部離職。
有蘋果圈“神棍”之稱的郭明錤曾在今年 3 月放出消息,稱負責 Apple Car 的泰坦團隊已經解散了有一陣子了。而在今年 9 月,郭明錤又稱蘋果將在 2022 年年底前建立新的造車團隊。
前文提到的兩項專利或許就是出自泰坦計劃團隊之手。
泰坦計劃或許已經重啟。
?結語
造車本身就是一項牽連頗廣的大工程,如果按照蘋果在移動設備上的標準來做汽車會存在很多問題。
蘋果的泰坦計劃不僅要造車,更要顛覆汽車的形態、改變人們對汽車的理解。這也意味著大部分技術都要全新研發,幾乎是從零開始造車,所以蘋果只能事必躬親,海量研發投入是必然的。
更別說庫克將 Apple Car 的期望值拉到如此之高,再加上軟件、硬件、服務一體化的要求,泰坦計劃曲折前行是必然的,后續的面臨的困難也是可以預見的。
泰坦計劃經歷這么些年、這么多曲折,仍然堅持。但是好飯不怕晚,我們有理由相信Apple Car是最值得期待的智能網聯汽車。
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能車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