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千山、云昭、路遙
昨日,京東劉強東的一封全員信火上熱搜。
在郵件中,劉強東宣布了一系列員工福利政策,總結起來大致為以下四點:
- 自2023年1月1日起,將逐漸為十幾萬德邦的員工繳齊五險一金,確保每個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為兄弟們提供基礎保障。
- 集團拿出100億元人民幣,為包括全體德邦兄弟們在內的所有集團基層員工設立“住房保障基金”。
- 劉強東本人捐款一個億人民幣,集團以及各個BGBU也會拿出一定比例的現金,擴充“員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規模。
- 自2023年1月1日起,京東集團副總監以上以及相對應的P/T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薪酬全部降低10%-20%不等,職位越高降得越多。
劉強東為什么要這么做?京東也在經歷互聯網“寒冬”?
零售業寒冬中“逆風飛揚”的京東
通常來說,零售行業很難抵御外部環境的影響。同為零售巨頭的亞馬遜在不久前才被證實了裁員傳聞,其CEO安迪·賈西也表示,裁員將持續到明年。但事實上,京東在日前釋放出的信號頗為“積極”,在同行襯托下更顯得難得。
11月18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22年三季度業績。營收2435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凈服務收入為4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2%,創歷史新高。
這個數據對于大環境而言是相當可喜的。要知道,騰訊第三季度凈收入1401億元(同比下滑2%),阿里則在該季度實現營收2071.8億元(同比增長3%)。彭博社也就此發表社論評價道:“京東三季度的增長抵消了對中國經濟低迷的擔憂。”
數據如此樂觀,“東哥”此次在信件中聲稱又是捐款,又是給高管降薪,這波操作著實讓人有些摸不到頭腦。
公司與高管的關系歷來是有些微妙的。公司做大,不提拔高管,底層無出頭之日,那必然導致人心潰散。但要是公司提拔高管太多,薪酬和福利過于優厚,負擔太重,最終導致公司垮塌,高管們也終會集體跳槽。通常來說,歷來裁員,高管層都是沒人敢動的。即使“分手”,也尋求“體面”的結束。
這樣一看,東哥這一“劫富濟貧”的決策還是頗具魄力的,一時也贏得了諸多好感,不少網友為此點贊。
圖源:網絡
既是情懷,也是商業考量
至于這一舉動的個中根由,除了劉強東本人的情懷因素,更多地也體現了其作為企業家的商業考量。
一方面,物流供應鏈可以說是京東的基石。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東集團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1267億,同比增幅達65%。尤其是今年7月,京東物流成功收購了德邦約60%的股權,將德邦并入。基層員工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這一舉措可以切實地鼓舞士氣??梢哉f,對物流小哥好了,京東物流的招牌才能更穩更亮。
另一方面,京東需要更多的后手來調整自身的發展路線。
首先,京東物流收購德邦用了近90億,創下快遞行業迄今為止的最高收購記錄。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京東物流一直處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19-2021年,京東物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498.48億元、733.75億元和1046.93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22.37億元、40.37億元和156.61億元。
再者,對于京東雙十一的戰績,劉強東在管理會議上也表達了不滿,甚至點名批評了諸多零售高管。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一般都要面對內部膨脹所導致的管理效率低下問題。此前,在備戰雙11時,劉強東在回復零售板塊某位業務老板時強調價格是零售行業競爭力的根基,同時不點名批評“很多兄弟”夜郎自大、沾沾自喜。當高層躺平之時,真正干活的基層員工無疑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結語
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環境里,東哥出手的很及時。
自退居二線后,劉強東再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可以看出當下京東正在面臨一個新的挑戰。此舉意在敲打管理層,不要坐吃山空,無所作為,又可以提振基層士氣。真正能做事的人能保留下來,讓該淘汰的業務淘汰掉。
新東方的俞敏洪,小米的雷軍,京東的劉強東,這些互聯網行業里成長壯大,在大流行時代艱難求生的務實派,越多越好!正如網友所言:東哥還是那個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