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物聯網平臺四大發展趨勢
行業人士深諳物聯網平臺“盈利周期長”“賺錢難”的特點,在進入深耕時期的平臺產業,在此期間需要進行產品能力的打磨,同時增加行業應用的積累,物聯網平臺玩家將會出現以下變化。
變化1. IaaS平臺正在減少
早期公有云IaaS搶占市場就有不少案例凸顯了公有云恒強的特征,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穩居“中國三朵云”前排,2021年字節跳動也加入公有云賽道并發布相關產品,但其能否沖進“第四朵云”的席位確實充滿懸念。
雖然公有云在占據市場份額較大,但是近些年公有云也在拓寬賽道,將目光轉向物聯網,發展更多元化更廣泛的客戶及行業,并順應數字化發展,捕捉算力需求強勁的新行業。
2021年阿里云AIoT宣布啟動“堡壘行動”,擴大阿里云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提供多種面向物聯網的安全通信、運維管理、數據服務、AI服務等能力,讓物聯網開發者享受低成本、高效率的開發體驗。其實近些年業內普遍認為對IaaS和PaaS單獨投入的時代已經過去,云提供商們的更大機會來自于邊緣、物聯網、5G、AI和云計算等相鄰技術市場。
變化2. 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將會減少
首先是思科Jasper Control Center、愛立信DCP平臺等頭部玩家已經蠶食大部分市場,新進入者機會較小。其次國內政策對物聯網卡的嚴格監管,玩家需要將業務轉向新的市場。接著是物聯網連接管理門檻低,競爭壓力加劇,業內的初創企業同時面臨著三大運營商以及互聯網巨頭的競爭壓力,產品相對標準化、大廠邊際成本逐漸降低使得這個行業并不會那么百花齊放。
變化3. SaaS數量將增加
物聯網平臺行業有一個現實的走向是PaaS只能作為一個技術平臺存在了,而客戶對應用級解決方案的需求越來越多,輕量級一體化IT方案更容易在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時受到關注。在目前國內SaaS規模較低的情況下,勢必會孕育出眾多IoT SaaS企業,他們將負責補齊產業鏈中缺失的、能低成本滿足客戶需求的那部分。
變化4. 甲方自建的物聯網平臺數量將會減少
首先自建物聯網平臺需求在產品銷售端有足夠的體量和利潤作為支撐,且這是一件投入成本很高的項目,企業自建物聯網平臺容易造成投入產出比過高的情況。因此聯合開發、企業共建物聯網平臺也會成為“第三方購買”“自研自建”之后的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