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裁員潮頻發 即使985畢業的你也要警惕
?“躺平”“擺爛”成為我們的口頭禪,如此消極的想法占據我們的內心。在競爭激烈的現實社會中,為什么大家有這種想法,因為我們本是平凡人,活著已是困難,好好地活著是難上加難,然而誰都想好好活著。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俗世洪流,站得住腳已經千辛萬苦,想出人頭地,恐怕比登天還難。
平凡人該如何好好活著?弱化繁雜思緒,無懼年齡,找到夢想與目標,由內而外地去改變自我,優化自我。做一棵向上生長的樹吧!讓自己在有限的歲月里扎根夢想的土壤,汲取養分,奮力向上生長。為什么要優化自我,做一棵向上成長的樹?
當公司拋棄你時,連聲再見都不會說
互聯網行業競爭壓力增大,發展趨勢由盛轉衰,疫情又為互聯網行業發展蒙上陰霾。打工人向往的大廠面臨裁員潮,因為需要“降本增效”,就需要砍掉部分所謂的盈利問題較大的業務板塊,而此次裁員比例較高,可能達到每個業務團隊20%。這部分互聯網人何去何從?誰沒有房貸、車貸、贍養老人、教育子女的壓力?他們的未來不能預測,但是最近一年的壓力挺大。大環境不好,各個公司效益都不好,忽然出現如此多的待業打工人,又有多少職位空缺吸納這些“被辭職”的打工人。
一位互聯網巨頭員工被裁后,在公司門前情緒崩潰,工作四年被單方面解除合同。公司HR以崗位取消并協商不一致為由,單方面結束其本應2023年到期的合同。因還未找到下份工作,目前面臨著社保斷繳的處境,情緒崩潰。當年也是以600多分考到北京985高校,她在北京生活了10年,說被解雇就被解雇,搬著整理好的辦公物資站在大街中央,聲嘶力竭地哭訴著自己被解雇的經歷,并告誡所有人:“做好所有的證據準備,萬一哪一天你被裁,萬一你哪一天被非法解除,你有資格,有充分的證據……”
她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問題,近3萬的評論區最關心的是她有沒有拿到應有的賠償,有沒有房貸車貸,有沒有存款?還有人說沒有人上去勸一句,也沒有人安慰一句,周圍的人都冷漠嗎?不是冷漠,是幫不上她的忙。現實中被裁,如果這個人有實力有把握,可以拿到相應的補償,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忍氣吞聲,不了了之,接著找新工作。這種情況下,抱怨一次最多可能泄憤,對公司影響微乎其微,所有人不敢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唯有調整自己的心態,查漏補缺,精進自我能力,優化自我才是生存之道。
985高校的學生,還在互聯網巨頭公司工作4年,實力肯定是有的。既然被裁,還是要反思下前因后果,把自己的能力方面垂直深挖,去精細化學習提高專業知識,變成這個行業這個專業這個崗位的專家,這句話貌似有點毒雞湯的感覺,但是現實中真的需要這樣,不然很容易被替代被淘汰。因為在公司領導層面想,他們認為這個崗位換了誰都能干,為何不找個工資低的人來接替。我們在面對公司的無情方面,想靠實力綻放自己的價值,就要做向下扎根地樹,有充足的水源能滋養我們自我成長。
你是公司的掙錢人,公司卻未必是你的避風港
大部分公司存在的意義是老板們掙錢的渠道,員工能不能掙到錢關系不大。有人會反駁道:員工不能掙到錢,誰還給公司工作呢?我相信占據社會大多數的平凡人群體,他們在公司即使996可能也剛好維持家庭的日常開銷,他們的存款能保證他們有幸福的晚年嗎?能不用倒騰信用卡輕松支撐全家的任何開銷嗎?
晚上下班的路上,朋友打電話問能否有時間聊聊,做房地產的置業顧問的他最近被公司逼得快瘋了。從3月份開始,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他們項目上取消了底薪,而且賣一套房子的提成直接下降到幾百元,目前整個售樓部由原來的15名置業顧問縮減到7個,一個人承擔3個人的日常工作量,還要應對項目領導的罰款制度,只要完不成銷售額,直接罰款,不掙錢反倒頻繁被扣錢。他也想離職,因為家里裝修、房貸等各方面都需用錢。房子也不好賣,工地停工,所有買房子的顧客都害怕爛尾,售樓部已經一個多月沒開單。他不是能力不行,有10年銷售經驗,而且每次銷售都不出前三,銷售能力很強。
他還是想干房產銷售,我就提議他跟其他售樓部人員溝通下,看有沒有合適的項目可以去。他已經聯系后后續的工作項目,但是現在的項目又不放人,領導利用他以往未發放的近萬元提成威脅他,表現出來的大致意思就是:樹倒猢猻散,但是你們想走,沒那么容易,別想從公司帶走利益。朋友的困惑就在于:如果還待在現在的項目上,基本就等于義務勞動,還面臨賣不出房子的各種罰款。
售樓部其他沒有離職的6個人為什么不離開,原因是他們壓在公司的錢數目過大。有一個經理幾乎是賠上所有資產,高利貸貸款了50多萬,現在公司全體降薪,他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00元,家里有2位老人需要養老,還有一位懷胎6個月的妻子,今年4月份連吃飯的錢都沒有,還是朋友借他2000元才勉強度日。他高額貸款幫公司渡難關,從一線職員升為經理,公司只給他一個空頭銜,背負高額利息欠款的卻是他自己,公司并沒有為他解決如今生活的困境。朋友同事離職的話,依照現實情況看,他的貸款只能自己補,公司還在想方設法保命,怎么可能顧上他這一個小項目上的一線員工,他和公司現在就像沒有感情又離不了婚的夫妻。
朋友及他同事的故事也告誡我們,不要被公司洗腦,公司只是你掙錢的一門渠道。公司最喜歡的就是打感情牌,為員工畫大餅。曾經有位領導對會上的員工講:人要用情懷做事,不要事事都講錢,錢是最俗的東西,我們人這一生不能被錢束縛,把公司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我們要滿懷愛心為此事業奮斗終生,相信我們公司終能實現百年夢。我們有理想了,為了理想去奮斗,還差錢嗎?會議下的員工都露出難以言喻的表情。
我們都現實點,公司能不能存在百年不知道,但是員工“辭舊迎新”的頻率蠻高的,如果有員工真為了公司而奮斗終生,有一天這個公司出現問題了,你的整個人生信條就毀了,覺得自己奮斗了一輩子,沒有實現該有的價值,卻有種無所適從的感覺,整個人生都看不到希望,因為那個時候,相信你的年齡已經超過40歲,再去應聘面試,除非應聘高管職位,否則你很難面試成功,但人到中年會發現,職場早已是年輕人的天下,想再找高薪職位已是渺茫,到時候你的家庭生活壓力大小,自己衡量下。
為了公司奮斗終生,你的結局也就注定失敗。這只是針對普通人,不要以高科技稀缺類人才做對比。你能做的是依靠公司的實力,去穩定基本的生活保障,想掙錢就要看得更遠,為自己的人生多加一道砝碼。身邊有些在公司待十幾年的老員工,你真的認為他們是忠心不二,全心全意為公司貢獻自己的一生嗎?不是的,大部分人不是家里有錢,就有另有自己家的公司。但是不是說你有了副業,就把任職公司的工作潦草行事,把所在崗位的工作做好,對得起你得到的那份工資。
你想要得到除公司以外的收入,要去拓寬自己的實力范圍,就像一棵樹,長得枝繁葉茂,盡最大可能健壯枝干,承載更多吸收陽光精華的樹葉。
世界是不公平的,我們只有努力向前才能站穩腳跟
農村的一部分孩子,長到18歲,如果不是背井離鄉去上大學或者打工,他們可能連一次火車都沒做過。一位網友上大學前一次火車都沒做過,他的經歷讓我感慨萬千。
他和發小考上同一所學校,兩人大包小包去趕火車,包里放著母親煮的二三十個雞蛋,擠上火車后,他們把行李學著別人的樣子放在行李架上。當時車上都是人,根本就擠不動,幸好他倆有座位,他們坐在座位上,一路不敢動,急著上廁所也不敢去,因為他們認為只要離開那個座位,這座位就是被別人占住,就是別人的了,他們又瘦弱又小,怎么跟別人去抗衡。二十幾個小時的路程,行李離他們又遠,渴了餓了都忍著。最后實在忍不下去了,兩人交換占座位才解決問題。他們到學校就是隨著學校的制度走,又重新開始新環境罷了,對未來沒有明顯規劃,認為順利畢業,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富貴人家的小孩呢?你就感覺他們天天不用學習,還可以從小就全國各地旅游,有些甚至還飛到國外,接觸不同的人。上大學坐火車是不可能的,飛機或者私家車接送是正常的,怎么可能像那位網友一樣,發生戲劇性的一幕。相信有些人看到他的經歷都很想笑,覺得他們笨。他們不是笨,他們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家里沒有錢,父母沒有多余的錢帶他們去看世界。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到大學亦是如此,富人家的小孩早早就準備雅思托福考試,去國外留學,有各類興趣愛好。窮人家的孩子呢?可能在大學的時候,才知道有雅思托福考試是干什么的?
一位開公司的英語老師,他家是長沙的,自從小孩出生之后,帶她去新西蘭旅游,最后他們一家3口搬到大理常住,讓孩子在幼教的時候就接觸外教,學習認識自然界,接受多樣化的知識,不選擇傳統的育兒方式。還有些土豪朋友花高價購買學區房,上學之余又專門聘請名校老師一對一輔導,家里的所有資源都動用上,就是讓孩子的學習能超人一步。有錢人家的孩子,不管在學習、藝術、適應社會等能力上都會遠遠超過普通人家的孩子,因為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能接觸高水平的教育。人接受的基本教育不平等,工作上的不平等亦如此。
搜狐董事長張朝陽的世界觀,我們可以借鑒一下,他勸誡年輕人不要太努力,年輕人確實挺不容易的,不要過度努力,太過于拼搏的話也是有傷害的,然后也不一定能行,也不一定有機會,必須得現實。每個人一定要研究根據自己的,發現你的機會是在哪,這個世界是不公平。歸根結底,我們要擅于運用自己的特長,根據自己的實力去努力,去突破不堪的現狀,尋找能使我們向陽而生的機會。因為世界不平等,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的不平等,只能改變我們自己去應對各式各樣的不平等。在對抗不平等的道路上,難免會磕磕碰碰,但是你想站穩腳跟,就需要努力向前奔跑。
去吧,去垂直扎根!強化自己在職場的生存職能,讓你有能力去跟公司領導較量,而不是一有事情就面臨被裁的風險。去吧,去拓寬延伸!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突破固有的枷鎖,增加自己生活的來源渠道。因為世界是不公平的,想站穩腳跟,我們只有抓住時間,垂直深化專業能力,擴寬生存渠道,創造自己的生活。人生就是轉瞬即逝的鳥鳴,讓我們活得痛快,這樣我們才能死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