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面臨的監管壓力將越來越大?
去年10 月初,國際證券委員會組織與國際清算銀行的一個分支機構一起建議,應將穩定幣作為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進行監管,就像支付系統和票據交換所一樣。
去年11 月 1 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關于穩定幣的報告》,列出了穩定幣存在的潛在風險,同時也總結了數字資產有可能成為金融服務領域支付的關鍵工具。它顯示了穩定幣已經走了多遠,現在被稱為“具有系統重要性”。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該報告呼吁國會采取行動,否則監管機構將利用現有當局來監督穩定幣發行人。
美國財政部將 Tether 列為該報告的貢獻者,我們可以假設任何未來的穩定幣法規都將適用于所有主要發行人,包括 Tether 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即 USDC 的發行人 Center Consortium。
目前尚不清楚如何監管一個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例如 MakerDAO(支撐 DAI 穩定幣的 DeFi 協議)。更多區塊鏈消息,請關注下載WikiBit APP,全球區塊鏈監管查詢APP。盡管如此,創始人Rune Christensen還是告訴支持者“做好最壞的準備”。不出所料,加密行業的其他人正在游說反對任何此類變化。
在Facebook(現在更名為 Meta)宣布計劃在 2019 年推出穩定幣時受到嚴格審查之后,監管機構現在正在加大對穩定幣發行人的關注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監管壓力無疑促成了 Facebook 決定擺脫其穩定幣項目。目前,前五名的穩定幣代表了超過 1600 億美元的資產,是 DeFi 中最常用的資產,因此某種審查幾乎已成為必然。
現在看來,穩定幣越來越有可能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采取與傳統支付相同的保護措施。國際清算銀行 去年10 月的一份報告指出,穩定幣應減少或消除信用或流動性風險,以在發生脫鉤時減輕用戶風險。此外,最終可能會對發行人或相關資產提出法律要求。
從穩定幣發行人的角度來看,大眾市場采用和投資者保護的形式有很多值得慶祝的地方。即使是政府層面的穩定幣報告的討論也表明這些資產在成熟度和增長方面已經走了多遠。
監管機構明白穩定幣是加密齒輪組中的核心齒輪,當然加密組織在允許這些監管機構熟悉資產類別并了解這些主要參與者的內部運作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