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極客:打好地基,將團險這件事做到極致
原創【51CTO.com原創稿件】作為打工人,“五險一金”是否已經成為了你找工作的基本條件?如果公司為你提供“六險一金”,你是否會對此公司好感倍增?多出來的這“一險”,往往就是企業給員工額外購買的團險。
所謂團險,其實也是一種商業保險,它是以團體為保險對象,以集體名義投保并由保險人簽發一份總的保險合同。團險往往可以帶病投保、可以保既往癥,且保障范圍更廣,有的還可以給家人買。因此受到了廣大打工人的青睞。
在美國的保險市場,團險占比已經非常高,并在雇員福利計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約有1.56億美國人受團體健康保險的保障,約占總人口的49%。在中國,企業團險作為一項員工福利,成為了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粘合劑,提升了企業競爭力。同時,推動團險的發展,還可以有效提高我國全民保障水平,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醫療通脹等壓力下,以補充醫療為主的企業團險,可以充分運用政府、社會、市場等各方資源,實現醫療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團險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機遇有了,難點是什么?
這要從團險的特點說起。在企業服務軟件領域,相較于OA、CRM、ERP,團險業務要復雜得多,因為每一個保險產品、每一個企業客戶需要的合同條款都不一樣,這會直接影響到保費、承保、甚至是每一單的理賠。諸如去哪個醫院、看什么樣的病所對應的理賠方案都不盡相同。這種細粒度的產品同時要支持成千上萬家企業,每家企業都有成百上千甚至上萬人,所以團體險業務的復雜度是指數級增長的。同時,中國地廣人多、社保存在較大的地域差異。因此,團險系統不僅要兼顧企業的差異,人員的差異,還要考慮到不同的地域醫保政策的差異、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條款的差異,可以說,團險的復雜性非常大。
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保險,團險一端服務B端,一端服務C端,這就要求團險在B端能夠深入分析企業需求,根據企業特性量身定制保障計劃,在員工福利支出和效益回報上找到平衡點。在C端, 則能夠針對潛在風險點,為員工個人及其家人提供不同內容的保障服務,挖掘深度,有效覆蓋。
四層架構,為數字化團險打好地基
2014年成立至今,保險極客一直專注提供團體員工福利保險和健康管理解決方案。2015年,保險極客上線國內首套完整的團險SaaS系統,把團險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2016年,率先推出移動理賠服務;2017年,發布企業員工福利保險整體方案“極客+”;2018年,“極客+”3.0發布,企業健康報告與員工健康管理等服務上線;2020年,醫療健康管理服務升級,互聯網醫院、視頻即時問診、專家電話問診等多項服務上線,打通醫療健康機構底層系統。目前,保險極客已經貫通了從前端銷售到中后端服務、風控、核保、理賠等完整的企業團險服務鏈條。
“保險極客做的事情,更像是為數字化團險‘打地基’的事情。底層的核心系統,一方面與保險公司在數據上打通;另一方面與健康系統打通,這樣能夠滿足企業員工在醫療與健康管理方面的需求。” 保險極客CTO葉暉表示。
保險極客的整體技術架構是一套完整的底層核心系統,它覆蓋了產品的設計和風控,以及理賠和服務體系。在精準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上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通過BI和中臺的引擎,能夠做到更好的福利運營監測和健康管理。
基于復雜的底層核心之上,是 “極客+”的創新團險解決方案,服務于B和C兩端的業務。對于B端,它幫助B端企業HR定制滿足企業需求的方案,了解企業員工的健康狀況。在C端,滿足個人的自選升級和全面的家庭保障,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在C端還可以實現微信移動端完成理賠,并享受線上化的醫療與健康管理服務。
保險極客技術升級后,數字化團險整體解決方案具備更強能力。
技術體系的四層架構,最底層的業務及數據中臺是業務系統的基礎,包括元數據/數據中心、用戶/權限中心、流程中心、應用中心、事件中心等。在業務層,有客戶管理、銷售管理、產品管理等模塊,是底層數據中臺業務模塊之上搭建起來的,也是核心的業務系統。第三層是SaaS層,主要面對企業HR,完成企業HR和企業財務相關功能,在這個體系中完成投保等相應的動作,同時也可以看到企業的健康報告,深度了解員工健康狀況。最上面一層是用戶層,C端用戶可以在這一層完成“極客+”的升級和家庭保障。同時可以發起理賠,享受醫療健康的服務。
用元數據化解業務復雜性
正是由于團險業務的復雜性,導致在核保、理賠等過程中,會有很多特殊情況需要處理,大的企業有可能有幾十個、上百個的需求需要單獨開發,這使得研發團隊力不從心。
如果把復雜的業務系統做抽象,將數據模型化,就會把復雜度大大降低。保險極客的體系中所包含的保險產品有一萬個左右,如果要寫一套系統完善地處理它們所有的關系是難以做到的。保險極客在此基礎上做了更深層次的抽象,把這些業務模型都抽象出相應的元數據,在元數據層級上在對業務做完整的描述,在元數據之上建立數據中心和業務應用,且擁有了靈活性和定制化能力。
葉暉強調,元數據是保險極客整體架構的基石。元數據所要描述的是基于保險極客現有的業務層的業務實體,包括所有保險類的產品、配置,規則中心的規則,流程中心的流程等。元數據屬性的定義、復雜的關聯關系定位、基于這些屬性和關聯關系之上的校驗規則,都是元數據描述的范圍。
作為一個技術平臺,保險極客認為,規則在整個業務系統中是最為核心的能力,包括風控規則、校驗規則等。在團險中,每個企業都可以提一些個性化的要求,如自動理算,投保和費率表的計算等,這些都可以用規則引擎來實現,規則本身的定義又是在云數據的基礎之上,這就讓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定義相應的規則,能夠跑在這個規則引擎上。
比如,不同企業、不同企業中的不同人的理賠流程不一樣,在詢報價的時候,審批的流程就有可能不一樣,這都是建立在元數據基礎之上的流程引擎來推動的,也就是說同一個流程引擎滿足了所有的業務需求。
結語
靈活的技術方案是支撐保險極客團險業務的基礎,保險極客的技術體系,以元數據、數據中心為“元動力”,確保了系統的流暢快捷與高效。從保險產品的配置,到客戶保障方案的制定,到投保保司的對接,到理賠案件的理賠結算,每個業務環節都是架設在一套可擴展、可調整的規則體系之下,以規則為核心驅動,足夠靈活,可根據業務擴展新的流程,滿足更多需求。
未來,保險極客將繼續推進保險保障體系與健康管理的場景落地,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將沉淀下來的能力,與渠道、平臺、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機構一起合作,用科技的手段探索數字化團險的深層次應用與賦能行業的發展之路。
【51CTO原創稿件,合作站點轉載請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為51C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