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和無代碼開發平臺到底該怎么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計算機世界」,作者Martin Heller 。轉載本文請聯系計算機世界公眾號。
還記得上一期你問自己的那一長串問題嗎?這期將帶你找到答案。市面上沒有一應俱全的無代碼或低代碼開發系統,即使你面臨整個企業需要統一采用一種系統的壓力。你可能會發現:不同的部門出于不同目的需要不同的開發產品。
- 收費模式對你來說合理嗎?
如果是消費者應用程序,你可能無法證明按用戶收費的低代碼系統具有合理性。許多低代碼供應商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價格,對于沒有公布價格的供應商,你需要電話咨詢銷售部門。這時候別不好意思,要向對方詢問價格,比較一下幾家供應商給出的答復。
-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是否支持你所有預期的部署目標?
如果不支持,繼續尋找。如果供你選擇的對象都不支持你所有預期的部署目標,那么考慮將目標列表縮減至最重要的設備或瀏覽器。
-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是否適合你的開發人員的技能組合?
要考慮借助團隊來構建應用程序,而不是依賴擁有所有必要技能的某個人(“獨角獸”)來構建。如果你不具備該工具所需的所有技能,就要繼續尋找,因為另一款工具可能更適合你的團隊。如果可供你選擇的工具都不適合你的團隊的技能,那就要考慮培訓、招人或雙管齊下。
-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是否會改善你的開發時間表?
低代碼開發的主要賣點之一是可以更快速地進入市場。如果這對你來說是個重要的考量因素,那么你需要弄清楚真正完成項目需要多長時間。你可以根據開發要求和以往的經驗,向供應商詢問時間表。向使用過該工具的合約開發人員提出同樣的問題。在估計開發時間時,務必要考慮到文檔和測試階段以及初始開發和最終部署。
-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是否可以擴展?
一些低代碼解決方案存在瓶頸,限制了可以同時運行應用程序的用戶數量,另一些低代碼解決方案的設計決定了它能處理非常大的負載。在一些情況下,你可以通過在負載均衡系統后面運行多臺服務器來避開服務器端瓶頸。供應商應該能夠告訴你典型的部署環境可以處理多少用戶,但是針對你的最終部署環境,你應該執行負載測試。
- 低代碼/無代碼平臺是否可以滿足你的用戶的期望?
消費者期望你的應用程序能提供亞秒級響應和原生的外觀感覺。在智能手機上,要測試的應用程序行為之一是滾動長長的列表,用力快速滑動時,滾動應該很快,但能感覺列表有“慣性”,先慢下來,最后停止。
- 進行概念驗證。
在免費評估期間被動地了解低代碼產品還不夠。選擇你真正想要構建的一小部分簡單功能,然后創建一個概念驗證應用程序。建議你盡可能在內部進行概念驗證開發,只有在你自己的人員遇到困難時才向供應商尋求幫助。
執行低代碼開發是可以帶來諸多回報的過程。一方面,太多的公司堅持認為其移動應用程序必須用原生代碼來編寫,最后驚訝地發現:花費100萬美元和一年開發的iOS應用程序,與花費50萬美元和6個月開發的安卓應用程序幾乎一模一樣。因此探究低代碼替代方案是值得的,無論是為了節省成本,還是縮短進入市場的時間。
另一方面,太多公司以為低代碼開發可以由業務用戶來進行,無需專業開發人員或數據庫管理員的任何幫助,但等項目失敗時大為震驚。如果你避免了這兩種極端情況,并設立了明確的目標,就很有希望組建起一支知道(或學習)如何快速順暢地構建低代碼應用程序的團隊。
作者:Martin Heller,《InfoWorld》特約編輯兼審稿人。他曾是Web和Windows編程顧問,1986年到2010年開發過數據庫、軟件和網站,近期出任Alpha Software的技術和教育副總裁以及Tubifi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原文網址: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624596/how-to-choose-a-low-code-development-platfo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