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時通信巨頭Line承認用戶數據保護存在問題
總部位于日本的通信巨頭,Line公司的通信和支付APP在東南亞擁有數百萬的用戶。日前該公司已經承認,在數據保護制度方面存在不足,致使用戶個人隱私處于危險之中。
2021年10月18日,Line的母公司Z-Holdings 發布了一份由全球數據治理特別咨詢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編制的報告,并披露了一些問題:某些用戶的數據已經被再次加工,或者是在韓國被存儲了。
眾所周知,Line是日本主流的即時通信軟件,每月活躍用戶超過8500萬,就連日本政府都將它視為數字服務渠道之一。另外,Line在韓國、泰國、中國臺灣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都有大量用戶,用戶總數超過7億,其中每月活躍用戶超過1.5億。
2021年3月,Z-Holdings收購了Line公司的支付服務LiNepay,在被收購之前,LiNepay每年的交易流水已經超過了85億美元。
委員會發布的報告顯示,Line公司將一部分數據加工工作外包給其他國家/地區,但是沒有確認這些數據的是否安全。同時報告指出,這是公司數據保護工作上的“重大失敗”,并且也沒有考慮到經濟安全的問題。
Line進一步承認,公司之前雖然承諾所有的數據都會存儲在日本本土,但實際上,有一部分用戶的數據被存儲在韓國的服務器上(因為首爾的Naver公司也擁有Line公司的部分股權)。
同時,報告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道歉,指出公司在數據保護上一直不余遺力,并承諾未來將會繼續做的更好,更完善。
這意味著,接下來委員會將著重考慮Line公司的數據安全問題,確保用戶之間的通信是真實的,并且進一步強化認知:公司需要了解不同地區/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這些法律的更新——對于所有用戶來說皆是如此,特別是在不同國家開展業務的情況下,更要做好這些工作。
另一個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是數據在品牌之間的共享問題。Line公司的母公司Z-Holdings是由雅虎和軟銀聯合成立,因此這些數據是否可以共享到雅虎和軟銀,就成為需要討論的問題。
在事件曝光后,Line公司還向用戶發布了一份指導文件,解釋了它如何回應執法當局訪問用戶數據的請求。該文件可以理解成Line公司會遵守日本法律的承諾:倘若用戶未使用端到端加密發送信息,那么用戶的身份信息、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以及其他的信息都有可能被提交給當局。
但是Line不會主動交出這些數據。文件內容顯示,隱私保護團隊會評估調查人員的請求,如果某個調查被認為過于寬泛,或者是“法律不足”,那么調查請求將會被拒絕。
另外,Line公司也不會協助當局處理所有的問題,相反,只有出現以下情況,Line公司才有可能會考慮將數據移交給當局調查使用:
- 人身傷害(謀殺、人身傷害等);
- 經濟損失(欺詐、勒索等);
- 摧殘、虐待兒童案件;
- 非法交易(毒品交易、銀行賬戶欺詐、洗錢等);
- 非法的威脅活動(自殺威脅、謀殺威脅、爆炸威脅等)。
參考來源: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1/10/19/line_data_governance_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