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中國 | 杭州蕭山“蝶變”:擁抱數字化創新,創造更美好的智慧之城
走在今天蕭山的街頭,非機動車的擺放井然有序,道路交通的運轉暢行無阻,干凈、整潔、高效,這些已經成為了外來訪客形容杭州蕭山城市風貌的關鍵詞。但是,對于工作和居住在蕭山的常住居民而言,真正讓他們滿意的變化遠不止發生在街頭巷尾,而是存在于生活和工作場景的每一個側面。
近年來,蕭山區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驅動制度重塑、加速產業變革、提升城市治理,成為了杭州新一代的“硬核科技策源地”。通過“城市數字大腦”的部署,蕭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感官”和“中樞”,通過數據的提煉和洞察,打造了更通暢的交通、更安全的社區、更怡人的環境。
圖片來源:蕭山政府網
圖片來源:蕭山政府網
圖片來源:蕭山政府網
2021年,面對浙江省在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加快建設“數字浙江”的新機遇,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與蕭山區一道,探索數字化技術賦能城市和產業發展,打造全球創新“高地”的新方式。其中,新華三集團與蕭山區共同打造的AI開放平臺,顯著推動了智能技術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讓各職能部門共享數字化成果,推動蕭山區邁向了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高度,為城市轉型塑造一個值得參照的典范樣本。蕭山區AI開放平臺更是以領先的技術創新和突出的數據價值,成功入選了“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優秀案例”,展現了蕭山區在數字化時代的思考和實踐。
數字化創新,繪制美好生活新圖景
蕭山區乃至整個杭州的智慧城市建設最主要的抓手就是城市大腦建設,其中蕭山是杭州城市大腦的策源創新地。2016年5月,蕭山區主動擔當邁出了杭州城市大腦的第一步——治堵:在交通領域,實現為蕭山區1000平方公里以內的所有救護車、消防車等特殊車輛一鍵護航,通過智能信號燈和AI算法,提前30-40秒鎖定綠燈,為生命留出寶貴的時間。經過四年時間的實踐檢驗,蕭山區針對特殊車輛的控燈率達到95%以上,120、119等車輛平均提速50%。這一技術使得杭州成為第一座救護車不需要闖紅燈的城市。
如今,基于數字化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蕭山區正在更大的維度上踐行“城市會思考、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和目標。在城市管理上,以視覺中樞平臺快速開發和部署各類AI算法,精準識別出道路積水、占道經營等問題,讓城市的未來更美好;在環境治理上,視覺算法同樣能支持河道漂浮物監控,垃圾傾倒、車輛灰塵管控等場景的智能巡查,守衛蕭山的生態和環境;在街道和社區管理上,城市大腦還能基于海量的城市人口數據,幫助社區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讓來到蕭山的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關懷和溫度。
杭州市蕭山區政府辦黨組成員、區大數據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章建平表示,蕭山區數字化創新緊盯兩個維度:一個維度叫城市會思考,讓政府部門在治理城市的過程中更智慧;另外一個維度是生活更美好,努力實現便民、惠民,讓居民擁有獲得感。蕭山區仍在不斷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并將會致力于提供蕭山方案,輸出蕭山經驗,助力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和“數字治理第一城”。
激活數據價值,新華三助力蕭山打造AI開放平臺
強大的智慧應用和業務創新背后,必然是突破性技術創新和更強大的智能平臺。新華三集團參與打造的蕭山城市大腦AI開放平臺,在目前已建成的區縣級城市大腦中屬首創,具有技術創新、開放兼容、降本增效、統一資源等創新之處。通過廣泛匯聚城市中的圖像和視頻數據,AI開放平臺能夠通過云計算、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統一的視覺中樞處理平臺,以云化的整體架構,逐步打破各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建設數據采集、匯聚、分析、應用全方位管控的綜合化應用平臺。同時,AI開放平臺還可以賦能算法創新,構建一個從需求、開發、訓練到應用的閉環架構,快速響應城市各類行業與場景對算法的創新需求。
立足于統一平臺和強大的算法開發能力,AI開放平臺為蕭山區的智慧城市構建了一個創新的生態底座。其中,軟件和硬件解耦讓數據底座能共享共用,算法與平臺解耦讓應用滿足實際場景需求,應用與數據的解耦則顯著促進了數據的流轉和融合,這三方面的創新,讓數據突破了數字化平臺的既往邊界,能在政府內部和外部的融合流轉中激活新的價值,全面賦能城市各類場景的智能化變革。
在過去的數十年里,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讓蕭山成為了產業轉型和人才集聚的新高地。邁進“十四五”,在浙江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浙江”的宏偉愿景之下,數字化發展仍舊是蕭山創新和發展的關鍵。作為生于浙江、扎根浙江的數字化企業,新華三集團也將立足“數字大腦”,推動蕭山實現數字產業化和產業化的協同發展,讓更多創新技術走進行業場景,推動百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