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礦山的智慧之花:懂行中國行2021·華為榆林碳中和能源峰會成功舉辦
10月13日,以“智慧能源,榆見新機”為主題,懂行中國行2021·華為榆林碳中和能源峰會在素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之美譽的榆林市成功舉辦。作為第十六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峰會在榆林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之下,與陜西省煤礦行業、能源行業管理者和企業領袖,以及專家學者與生態伙伴齊聚一堂,分享數字化在雙碳趨勢下如何助力煤礦與能源企業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升級,助力榆林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實現高質量發展,綻放礦山的智慧之花。
智慧能源:
“懂行”攜手,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斷奮斗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我國提出的兩個階段碳減排奮斗目標。能源產業轉型是國家戰略大計,必須以科技創新為先導。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榆林能耗“雙控”與數字化發展轉型勢在必行。2020年,榆林與華為簽訂了共建“華為-榆林中國能源大數據中心”戰略協議,與“懂行人”攜手,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懈奮斗。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向喜在致辭中表示,榆林正充分挖掘企業的技術、資金、人才等優勢,推動一批5G、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在能源行業的創新示范應用,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國的智能化示范礦井,引導帶動煤炭全行業領域智能化建設。希望各煤礦、各能化企業科學規范開展智能化建設,促進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希望華為積極助力榆林綠碳新能源、智能礦山建設,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融入榆林,為榆林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楊向喜
華為煤礦軍團副總裁郭振興在致辭中表示,華為煤礦軍團將持續投入最優秀的資源、最精尖的團隊、最強的研發實力、最新的數字技術,充分利用新技術為煤炭企業和生態合作伙伴,提供更及時、更精準、更優質的支持,向上使能各類應用,向下賦能智能裝備,共同打造智能礦山綜合解決方案,推動煤炭行業的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發展。
華為煤礦軍團副總裁 郭振興
華為陜西總經理趙永剛在致辭中表示,華為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加速能源結構轉型和各行各業節能降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為實現低碳社會貢獻力量。通過本次峰會,華為將持續全面助力能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構建智能、低碳、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憑借礦鴻操作系統、大數據、人工智能、5G/F5G等新ICT技術,助力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實現數字經濟與能源經濟的深度融合。
華為陜西總經理 趙永剛
榆見新機:
“懂行人”合力推動智能礦山高質量發展
煤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都是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支撐能源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穩定器”。在“雙碳”目標這一趨勢下,加快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煤礦行業智能化建設已經全面進入加速階段。
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胡春池在《能源數字化,助力碳中和》主題演講中指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電力、工業、交通、煤礦等減碳重點行業將迎來戰略新機遇。為此,要以“懂行”跨越新數字鴻溝,深入理解能源行業業務,讓行業場景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助力陜西省大力推進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利用數字技術助力中國領跑能源革命。目前,華為數字能源已在陜西各行業實現廣泛應用,有效加速了能源結構轉型與節能降碳,共建綠色美好未來。
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 胡春池
華為煤礦軍團副總裁郭振興在《共建煤礦工業互聯網,共創智能礦山新未來》主題演講中指出,智能礦山建設本質是工業體系架構變革,唯有建設統一架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智能礦山的本質是工業互聯網,核心在于建立統一架構、統一標準的數字平臺。華為通過統一的數字平臺,構筑五大使能能力,助力客戶與生態伙伴敏捷迭代和創新,快速滿足煤礦企業需求,提升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共同攜手裝備、傳感器、應用類伙伴,優勢互補,開放共贏,共創智能礦山新未來。
華為煤礦軍團副總裁 郭振興
華為數通能源行業解決方案總監張力強在《華為礦山融合IP工業網,助力煤礦生產提安增效》中指出,煤礦向智能化發展過程中生產網絡將面臨三大難題,分別是多張環網林立、井下無線網絡缺失以及網絡運維復雜;針對煤礦生產網絡訴求,華為推出礦山融合IP工業網解決方案,打造綜合承載、品質無線、智能運維三大特點,通過網絡切片、Wi-Fi 6等黑科技為煤礦智能化提供堅實的ICT基礎設施,現已在全國30+煤礦規模部署,全面助力煤礦生產提安增效。
華為數通能源行業解決方案總監 張力強
隨后,陜煤集團陜北礦業紅柳林公司總工辦主任凌鵬濤在《聚焦數字智能,綻放紅柳智慧之花》中,分享了三個示范引領——智能協同、井下空氣質量革命、及打造“一環、三區、多組團”的綠色立體生態,并介紹了紅柳林攜手“懂行人”華為在智能協同方面的創新與實踐。建成模塊化數據中心,統一生產云和辦公云,避免資源浪費,減輕運維壓力。并基于云底座打造“四鏈”+“X中心”的綜合管控系統,以將紅柳林數據模型標準打造成為陜煤集團企業標準為目標;以智能作業管理,打通線下作業流程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井下工作效率;展開智慧園區建設,以有溫度、善感知、會思考打造低碳綠色園區,帶給員工幸福感和獲得感。最后,他呼吁產業界、學術界聯合共建煤炭行業的“圖靈機”。
陜煤集團陜北礦業紅柳林公司總工辦主任 凌鵬濤
國能神東煤炭集團機電管理部經理王泰基在《礦鴻開啟工業控制新紀元》演講中詳細介紹并分享了礦鴻在國能神東煤炭集團的深度應用。并指出目前礦鴻操作系統已在國能神東煤炭集團的4個礦廠、6個場景20種398臺設備中實現成功應用。未來,國能神東煤炭集團將持續與華為強強聯合,攜手更多“懂行人”將多年煤炭開采創新技術、經驗積累、專業知識,與華為在通訊信息技術領域的能力和優勢深度融合、創新,共同推進礦鴻操作系統在煤礦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國能神東煤炭集團機電管理部經理 王泰基
共贏未來:綻放智能礦山智慧之花
峰會現場還舉辦了“礦山智能作業管理系統-皮帶運輸場景”的發布儀式。智能作業管理系統以5G網絡和人員定位為基礎,利用智慧指揮屏和執法儀為載體,實現綜采、連掘、機電、運輸、通防區、選運隊等生產隊的作業管理,并對人員評價在線化、檢修/生產/巡檢等作業場景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此外,在本次峰會期間,華為展臺還重磅亮相第十六屆榆林國際煤博會,“懂行人”齊聚榆林市會展中心,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礦山”為主題,為參會來賓獻上豐富詳盡的智能礦山場景化解決方案與創新產品。
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提出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炭產業深度融合,推進煤炭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促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之下,華為將持續聯合“懂行”伙伴,充分發揮自身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積極為煤炭企業提供綜合智能化解決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在煤炭行業釋放巨大的價值潛力,攜手榆林共同邁向智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