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美國更嚴格的加密貨幣監管對防止欺詐無所助益?
盡管Okcoin首席合規官梅根-門羅(Megan Monroe)表示,美國的加密貨幣仍然存在某些灰色地帶,但進一步監管可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門羅在給Cointelegraph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美國的法規足以對加密貨幣交易所、代幣發行商和托管錢包供應商進行監管,但“這些聯邦金融監管機構的管轄邊界既不明確,也沒有協作”。相反,她主張建立一個更加清晰的框架,以確定哪些加密貨幣公司應該受到監管,并讓投資者知道有哪些保護措施可用。
“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有既定的管轄邊界、靈活的合規標準以及與注冊者(以及與州監管機構)開放的溝通渠道——將是啟動不斷發展的框架以促進市場參與者發展業務的好方法,”Okcoin首席合規官說。“[這]將使尋求與受監管實體合作的零售客戶更清楚地了解他們將獲得的投資者保護。”
她補充說:
“我們認為進一步的監管不一定能防止欺詐和平臺濫用[......]欺詐不局限于關注證券市場中的零售客戶監管合規問題。”
美國處理數字資產監管的兩個主要政府機構,即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對加密貨幣有不同的管轄權主張。
SEC經常使用Howey測試來確定代幣是否是證券,主席Gary Gensler認為加密貨幣行業,包括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屬于聯邦機構的監管范圍。然而,前CFTC主席Christopher Giancarlo聲稱,加密貨幣是商品,因此將受到CFTC的監管。
對于正在考慮搬遷到美國的加密貨幣公司,或正在向數字空間過渡的本地公司來說,這種明顯的不明確性似乎令人困惑。Ripple Labs的首席技術官David Schwartz今年早些時候告訴Cointelegraph,“很難弄清楚哪些法律適用,以及它們如何適用于新事物,”比如加密貨幣或區塊鏈技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監管機構已經了解了這個行業,并擴大了他們的范圍,以納入新的區塊鏈技術,如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和DApp,”門羅說。“但是,監管仍然落后于行業創新,這就是為什么監管機構還沒有對去中心化金融技術提供全面監管指導的原因。”
Okcoin首席合規官表示,“孵化器”方法可能是解決這種“金融法規拼湊”的一個可能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加密貨幣交易商和企業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必擔心受到法律制裁。她還鼓勵項目明確識別投資者和用戶面臨的風險,并鼓勵CFTC、SEC和金融犯罪執法網絡等機構之間加強溝通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