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的六大特點
1、什么是邊緣計算
所謂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采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
簡單來說,邊緣計算,就是用網絡邊緣對數據進行分類,將部分數據放在邊緣處理,減少延遲,從而實現實時和更高效的數據處理,以達到對云計算的有力補充。
在未來的智能交通應用環境中,“云計算”就相當于智能設備的大腦,處理相對復雜的進程;而“邊緣計算”就相當于智能設備的神經末梢,進行一些“下意識”的反應。

2、邊緣計算的六大特點
雖然邊緣計算還沒有全面爆發,但是從現在涌動的暗流中,我們已然可以看到,邊緣計算呈現出的六大特點和趨勢。
第一,去中心化
邊緣計算從行業的本質和定義上來看,就是讓網絡、計算、存儲、應用從“中心”向邊緣分發,以就近提供智能邊緣服務。
第二,非寡頭化
邊緣計算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電子、AI、IT、云計算、硬件設備、運營商等諸多領域的“十字入口”,一方面參與的各類廠商眾多,另一方面“去中心化”在產品邏輯底層,就一定程度上通向了“非寡頭化”。
第三,萬物邊緣化
邊緣計算和早年的IT、互聯網,如今的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以及未來的人工智能一樣,具備普遍性和普適性。在萬物互聯的未來,有萬物互聯就有應用場景,有應用場景就要邊緣計算。
第四,安全化
在邊緣計算出現之前,用戶的大部分數據都要上傳至數據中心,在這一上傳的過程中,用戶的數據尤其是隱私數據,比如個體標簽數據、銀行賬戶密碼、電商平臺消費數據、搜索記錄、甚至智能攝像頭等等,就存在著泄露的風險。而邊緣計算因為很多情況下,不要再把數據上傳到數據中心,而是在邊緣近端就可以處理,因此也從源頭有效解除了類似的風險。
第五,實時化
隨著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各種場景的日益普及,這些場景下的應用對計算、網絡傳輸、用戶交互等的速度和效率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自動駕駛為例,在這些方面,幾乎是要求秒級甚至是毫秒級的速度。而面對自動駕駛方面由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眾多傳感器創造的大量數據,傳統數據中心模式的響應、計算和傳輸速度,顯然是不夠的,這時候“近端處理”的邊緣計算,自然就成為了最好“實時化”要求的最好選擇。
第六,綠色化
數據是在近端處理,因此在網絡傳輸、中心運算、中心存儲、回傳等各個環節,都能節省大量的服務器、帶寬、電量乃至物理空間等諸多成本,從而實現低成本化、綠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