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層-Kano模型解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巡山貓說數據」,作者巡山貓。轉載本文請聯系巡山貓說數據公眾號。
你好,我是巡山貓!
今天我們來講講,一個常見的需求分層的原理模型。想必大家都清楚馬斯洛需求分層,我們今天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下需求分層:KANO模型。
需求的分層
講到需求的分層,我們都會想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劃分。馬斯洛需求層次劃分是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需求層次劃分。他將人們的需求拆分了7個層次,比如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等等。
還有一種需求的層次劃分,更易于應用在產品和分析上,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KANO模型(卡諾模型)。卡諾模型更多的是關于產品對于用戶的興奮點和滿意度。
一般來說,(按照卡諾模型)我們可以講需求分解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以及興奮需求,無差異需求,和反期望需求。對應到具體的產品能力,我們來解讀下下這幾類需求的含義。
需求的分類與解讀
基本需求
解決用戶問題的產品或服務。通俗來說,就是一個產品提供的理所當然的需求,也就是用戶認為我們產品中,必須要有的一個基本功能。
比如網盤需要有上傳和下載的能力,招聘需要有招人和找工作的能力。這些是我們一個產品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我們產品的核心價值,也是需求完整度最基礎的層次。
期望需求
用戶期望獲得的產品或服務。通俗來說,產品中有了這個功能,用戶會滿意,沒有用戶也不會不滿意。但是正是這點,是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為什么這么說?比如網盤,有了下載和上傳的能力,那所有網盤都有這個功能,但是,當某個網盤的容量足夠大,下載速度足夠快,是不是就可以更好的贏得用戶“芳心”,從而讓該網盤更有競爭力,用戶也更愿意使用。
興奮需求
超出用戶期望的產品或服務。這個又是在期望需求中的更上層,有些類似產品中的aha moment。也就是說,當用戶體驗到這個功能或服務,用戶會非常“爽”。
一般來說,產品上會通過一些可體驗的付費功能來讓我們體驗到該“爽點”。所以很多時候,產品讓我們體驗某付費功能后帶來的效果提升,達到了我們的興奮點后,又不讓我們使用,截斷我們的興奮需求,從而讓我們去為產品付費。
比如網盤,在我們沒有付費的時候,會讓我們體驗一次或一定時間內的超高速下載,我們會覺得“真爽”,但是體驗過后,網速又降下來了,但是這一次(或者之后再多來幾次),會讓我們后期為該功能付費買單。
無差異需求
用戶認為無所謂的產品或服務。通俗來說,這些功能都是一些提醒,調研,或者無關精要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可能會讓我們有了觸達用戶的機會。
舉個例子,我們通過PUSH來觸達用戶,但是是否有這個觸達,在大部分產品中,用戶不會很關注。因為你發了PUSH,大部分被手機屏蔽了,還有一部分被淹沒在眾多的用戶的手機軟件的PUSH中。這也是PUSH點擊率如此低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些需求是我們一個產品所需要去考慮的,因為從用戶的角度不關心,不一定產品的角度也不關心。
反期望需求
用戶反感的產品或服務。也就是有了這個能力或服務,用戶反而會不爽。但這個也有具體的場景。
舉個例子,當你的新手引導特別繁雜,要在用戶剛剛使用APP時花費用戶大量時間,用戶反而會非常反感。但是反過來說,這也是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馬上讓用戶感知到產品的核心價值,而需要用戶不斷的去發現探索的原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戲APP,很多打怪升級場景,都需要用戶去探索發現,這也是網上有非常多的游戲攻略的原因之一。
總體說下來,這五個類別的需求拆分,可以較清楚完善的度量每一個產品功能的價值和意義。也從這五個分類中,你需要去反思,為什么有的產品留存率高,市場口碑及占有率好,做的很成功。
因為成功的產品,一定是不僅僅做了基本需求,還滿足了用戶的期望需求,同時還可以讓用戶達到興奮需求。而且,會適時的使用一些無差異需求去觸達用戶,且盡量避免了反期望需求。我們在定義及劃分需求時,也需要從這幾個方向出發,去評估我們的需求價值。
知識點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關于卡諾模型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總結下知識點:
1、需求不僅僅可以按照需求層次劃分,還可以結合用戶期望度來劃分。用需求層次來劃分,可以參考馬斯洛需求分層,用戶期望度來劃分,則可以使用卡諾模型。
2、卡諾需求可以將用戶需求層次分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以及興奮需求,無差異需求,和反期望需求。用戶針對這五個層次是逐漸上漲后又下降的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分析及產品設計時可以考慮到這五個分層。
3、結合這五個類別的需求拆分,我們較清楚完善的度量每一個產品功能的價值和意義。也從這五個分類中,我們可以知道哪些產品功能該做,哪些產品功能不該做,從而更清楚的為產品設計和產品分析找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