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詳解收購加密公司三大須知
快速發展的加密世界已經開始關注投資和并購交易(以及高昂的估值)的增長。銀河數碼收購了BitGo, Coinbase收購了Routefire,最近成立的NYDIG正在通過并購進入采礦業。加密貨幣并購業務估計已超過十億美元。
了解目標企業的資產和收入流對于獲取和實現股權投資或并購交易(尤其是加密貨幣)中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考慮到加密業務的復雜性,這種理解需要深入研究幾個關鍵領域:網絡安全,數據隱私和監管法規。
Joe Castelluccio是Mayer Brown LLP的合伙人,為客戶提供并購、股權融資以及其他公司和商業事務的法律咨詢。
盡管這些問題并非加密領域的企業所獨有,但在此領域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盡職調查尤其復雜且具有挑戰性。
網絡安全
盡管世界上的每家公司都因種種原因關注網絡攻擊,但加密領域的企業應重點關注它。這種攻擊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僅舉幾例:
數據,商業秘密和其他IP的盜竊可能會導致企業的“特殊技術”被競爭對手或不良行為者竊取。
失去信任會損害未來的收益并造成難以修復的聲譽損失。
能夠訪問銀行帳戶或加密錢包信息的攻擊者可以將付款或貨幣重新路由,通常是轉移到離岸賬戶或無法追蹤的帳戶。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收購方必須先全面了解將要移動到網絡中的數據,軟件和硬件,然后才能將和目標IT基礎結構結合在一起。如果目標系統易受攻擊,則這些漏洞在集成時可能會轉移到收購方的系統中。如果收單行不能充分了解目標系統,則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步驟(即使會導致延遲的運營效率和協同效應)。
即使投資者僅持有目標公司的少數股權,目標公司的網絡風險也有可能傳播給新的所有者,特別是在投資過程中存在商業或商業安排的情況下。而且,當然,數字資產本身的物理和數字安全性對于減輕丟失和被盜的風險至關重要。
數據收集與隱私
在任何投資或收購中,盡職調查的另一個關鍵部分是確定哪些隱私政策和限制適用于公司的數據。這些限制可能會阻礙數據的有效集成或貨幣化,并限制在未來的業務計劃中使用數據的方式。
公司使用收集的數據的權利受收集數據時有效的公司隱私政策和適用法律的約束,可能包括公司總部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
如果不仔細檢查收集和存儲數據所依據的政策,投資者或收購方就無法預估目標企業的貨幣化數據。此外,投資者或收購方還必須審查目標公司對政策的遵守情況,即目標公司的日常運作方式,而不僅僅是表面現象。
監管法規
適用于加密貨幣的法規繁多,重疊,不斷發展,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僅在美國,不同的州就采取了極為不同的方式來管理加密貨幣。
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鼓勵在本州的加密貨幣投資并通過了贊成加密貨幣的法規,而紐約州則因違反其現有金融服務法規而對加密貨幣企業提起了訴訟和罰款。
盡管美國聯邦政府在采取廣泛的監管立場方面步伐緩慢(除了某些強制執行措施,例如Ripple),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新主席Gary Gensler最近表示:
“加密監管環境將成為該領域運營商以及有意購買該領域的運營商的主要關注點。既要了解當前的復雜局面,又要密切關注監管的發展。”
由于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和中央銀行對加密貨幣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投資現金充斥這一領域也就不足為奇。為了獲得回報并避免對投資者和收購方造成破壞性的連鎖反應,仔細檢查目標業務的以上關鍵領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