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
實際上物聯網技術已經在農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可分為農作物種植和動物養殖兩大類。
溫室種植
現在溫室種植已經普遍應用物聯網技術,用于溫室內的氣候控制、墑情監測、水肥一體化等。溫室內部環境控制越精確,越有利于作物生長。同時對作物生長、疾病預防以及寄生蟲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溫室種植物聯網方案
氣候控制
要精確控制溫室內的氣候環境,要考慮到光照、溫度、空氣濕度和CO2濃度的控制之間的相互影響,還要控制好室外風向風速、雨和光照對室內環境的影響。這就涉及到很多傳感器和執行器的使用。
常用的監測傳感器包括: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傳感器、土壤溫濕度傳感器、大氣壓力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
常用的執行器包括:遮陽電機、卷膜電機、噴淋控制、滴灌、風機、卷簾、增溫、水閥等。

農業氣象站
自動化農業氣象站可以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光照、降雨量、風速、風向、大氣壓力、PM2.5、噪聲、氣體濃度等各種數據,且支持定制監測。通過設定相關報警閾值,即可實現自動報警,精準控制種植環境指標。
墑情監測系統主要是針對地下的土壤環境進行監測。土壤墑情監測系統能夠實現對土壤墑情的長時間連續監測。用戶可以根據監測需要,靈活布置傳感器監測土壤濕度、土壤溫度、土壤電導率、土壤PH值、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質。
水肥一體化系統
為了使作物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不僅需要適宜的氣候環境,還要保證作物在良好的水環境下攝取足夠多的營養物質。
水肥一體化系統允許將水溶性肥料加入到灌溉用水中,智能傳感器可以及時掌握作物的營養吸收情況。系統參數靈活可調,改變施肥配比,使作物可以在正確的時間內,攝入正確的營養物質。EC和PH控制適用于溫室或田間。
禽舍監控
禽舍監控
養殖環境監測系統通過多種傳感器能實時監測當前空氣環境,包括空氣溫濕度、CO2濃度、NH3濃度等對家禽生長影響較大的環境因素。
通過設置傳感器數據閥值,當實時監測環境數據超過閥值時可現場聲光報警或將報警信息推送至手機客戶端和電腦管理平臺。系統還可以將每種監測數據繪制成曲線,供用戶查看和分析歷史數據。
此外通過高清攝像機對禽舍進行圖像監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較大損失。
畜牧物聯網
物聯網技術已貫穿于牲畜養殖產業的各個環節,確保肉類從生產導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
牲畜身上的電子標簽
飼養環節:在牲畜出生飼養的時候,在牲畜的身上要安裝上RFID標簽,一般做成耳標或腳環。此后飼養員用RFID手持讀寫器,不斷地設定、采集或存儲牲畜成長過程中的信息,同時記錄牲畜在各個時期的防疫記錄、疾病信息及養殖過程的關鍵信息,以確認無疾病牲畜才能出欄。
屠宰環節:在屠宰前,用RFID手持機讀取牲畜身上的RFID標簽信息,確認牲畜是有過防疫記錄并且健康,才可以屠宰并進入市場,同時將該信息寫入包裝箱標簽、貨物托盤標簽和價格標簽之中。
監管環節:監管部門在進行市場監管的過程中,要求所有銷售網點的貨物托盤、包裝箱和價格標簽都內含RFID電子標簽,將肉類的產地、品名、種類、等級、價格等相關數據寫進電子標簽。
物流配送環節:生鮮肉類進入流通環節,在裝載肉類的托盤或包裝箱貼上RFID電子標簽,運送到指定的超市或市場銷售點。在交接貨物時,只需通過固定的遠距離讀卡器或RFID手持機讀取包裝箱或托盤上的RFID電子標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