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看了打工人的腦電波,難怪視頻會議總犯困!斯坦福:女性尤甚
本文經AI新媒體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視頻會議一個接一個,讓人頭昏腦漲,連個倒水、伸懶腰的機會都沒有!
不只是你,微軟“打工人”也一樣。
甚至連微軟的CEO,薩提亞·納德拉都曾經表示:視頻會議快讓我睡著了……
一項匿名調查顯示,新冠疫情期間,微軟團隊每周的會議和電話數量,增加了55%。
不開會是不可能的,能“中場休息”也好啊……于是,微軟的人因工程專家們坐不住了。
他們監測了參會者的大腦活動,證明連續的視頻會議真的會增加壓力、降低效率。
“Zoom疲勞”現象
其實不久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對視頻會議易產生疲勞的現象進行了調查。
并且提出,開視頻會時更少的身體移動、更多的眼神交流、非語言溝通,以及“鏡子焦慮癥”,都可能引起疲勞,研究人員稱之為“Zoom疲勞”。
而且,在對視頻軟件Zoom的使用者進行調查后,研究人員還發現,有5.5%的男性會感到極度疲勞,而在女性中,這一比例高出一倍多,達到13.8%。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女性受“鏡子焦慮癥”的影響更大,長時間看到視頻中自己的畫面,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

讓大腦“重啟”有助于集中精力
現在,微軟的研究人員決定看看腦電波是什么樣的。
14個參會者被分為兩組,在星期一分別去參加不同的視頻會:一次是半小時的會議連續開4場;另一次則加入了10分鐘休息時間。
在第二周的星期一,兩組參會者互換,去參加另一組會議。
這期間,他們都要戴上腦電圖(EEG)帽,而且為確保數據可靠,參會者還采用了相同的休息方式(冥想)。
微軟團隊發現,在連續開會2小時后,β波的平均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說明壓力在不斷累積(圖中顯示為藍色到紅色變化)。

但是當加入了10分鐘休息時間時,β波明顯下降,經過了大腦“重啟”后,參會者以更加輕松的狀態開始下一場視頻會。

在4場會議中,β波形水平一直保持穩定,壓力沒有增加。
這就表明,通過視頻會議間的休息讓大腦“重啟”,能夠減少累積的壓力。
并且,就像下圖中橘色部分顯示的,沒有休息的參會者,其β波活動在視頻會議結束前激增,壓力水平飆升;
在會議開始時,β波活動再次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
這可能是因為,當你知道要即將開始下一場會議,你不得不‘換個腦子’去思考。
而下圖中藍色部分表明,經過休息的人,在會議之間和會議開始時,β波活動更加平緩,壓力降低。

此外,微軟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參會人員在休息后,前額葉α波不對稱性的水平為正,這意味著更高的參與度。

與之相反,在不休息的情況下這一水平為負,也就是說,參會者走神了。
這說明,當大腦承受壓力時,人們很難保持專注,而休息可以提高工作能力。
怎么騰出休息的時間?
那么,怎么才能實現“中場休息”?研究人員發自肺腑地感慨,
“我們也知道,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為此,他們給出了5個建議。
首先要轉變觀念,很多人認為連續開會意味著高效率,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休息有助于提高專注力。
還可以通過提前告知議程等方式,是會議更有針對性,縮短會議的時間。
對參會者來說,在會議間休息時,選擇讓人平靜的活動轉移注意力,比如:冥想、散步、涂鴉,或者閱讀有趣的東西,有助于精力充沛地開始下一場會議。
另一方面,主持人可以利用白板、分組討論等功能,來提高大家的參與度。
此外,如果使用文檔協作等其他方式,同樣能解決問題,就沒必要開視頻會了。
作為這一項目的負責人,人因工程小組的高級主管Michael Bohan表示:
“我們的研究表明,休息很重要,不僅是使我們減輕疲勞,而且實際上是提高在會議中的精力集中度和參與度。”
(讓我痛苦的不是無法休息,而是不能全神貫注的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