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引入區塊鏈的必要性
1.化解信息深化風險的需要
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數字化成為了一種信息資源保存的最重要的方式。但是電子數字化的信息資源容易被篡改,防范篡改風險成為信息價值實現和保障社會良序運作的前提條件。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進一步加劇了數字化信息泄露和造假的風險,對人類社會有序運轉提出了新挑戰。迫切需要新的技術工具,來避免信息篡改風險以及信息泄露風險,確保社會有序運轉。
長期以來,國家治理模式均以行政治理機制為主,通過公務員系統中的人和相應的規章制度來防范可能的信息風險。但是這種管理模式無法解決信息篡改和泄露風險,也無法確保數據信息能在安全可靠的互聯網環境中運轉。往往還會造成大量信息閑置,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不能適應信息深化的進一步發展需求。而通過區塊鏈技術,借助其分布式架構、信息互動便捷、加密可靠等特點,引入利益相關群體進入相關系統共享數據信息,防止信息風險產生,加快信息流轉和價值傳遞,并充分挖掘信息深化的價值,從而建立起既能防范信息化風險,又能引入加快信息價值傳遞與發現,促進社群治理的新機制形成,推動國家治理改革不斷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2.促進國家治理改革的認知與思維方式變革
區塊鏈技術讓新的合作模式成為可能,也帶來認知與思維模式變革沖擊,給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帶來一種新的可能選擇,也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帶來新的動力與機遇。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的一個很重要挑戰是傳統國家治理體系內形成的實施人員認知固化,思維僵化。傳統國家治理體系和模式是以行政治理機制為主導的,由國家行動者以自上而下的、命令與控制的方式進行治理的(顧昕,2019),市場化治理機制發揮作用有限,社群治理價值很難發揮作用,在多元化認知和利益訴求下,這一治理模式成本日益增高。區塊鏈作為一種新技術工具,借助其共識機制可以促進利益相關主體參與的互動,有效地促進多元認知下通過共識機制的互動形成利益相關主體間的認知和利益的最大公約數,突破傳統國家治理體系所形成的認知固化和思維僵化。形成去中心化思維、社區共享思維、分布式合作思維,自然地把市場治理機制與社區治理機制有效引入并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構建中,并且通過區塊鏈系統,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信任,使利益相關者形成一種關系型契約化模式(Jacob,2012),逐漸形成適應信息時代信息深化發展需求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成熟治理模式。
3.提升治理效率并降低治理成本和風險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國家治理現代化核心問題在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因此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點在于如何讓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治理變遷已經讓中國政府從一個全能型管理者角色逐漸轉變為服務型政府。但我國市場機制運行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如結構失衡、創新不足等問題仍舊突出,并導致市場機制不能高效運轉,市場機制在國家治理中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實際上,市場機制的本質就是分布式信息處理系統,但是其信息傳導和信息證偽卻存在著系統性缺陷。在我國傳統國家治理體系中,其治理成本和風險顯得更高,治理效率明顯不足。而區塊鏈技術則是一個能夠較好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技術工具,尤其是其信息加密、防偽方面的重要特征,使得分布式架構能夠方便地引入利益相關者一起參與治理機制設計和治理過程。其形成的社群治理機制使得市場機制具有更為突出的技術賦能個體參與治理的方式,從而能以較低治理成本形成共識,達成高效率治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