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試點提速:六大國有銀行加速推廣,部分可發體驗紅包
自2020年以來,全球不少國家就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進展頻頻傳出消息,中國亦不例外。
近日,發改委等多部委喊話道,加快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推廣,優先選擇部分新型消費活躍的城市進行試點,著力提高金融運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六大國有銀行均已行動
數字人民幣時代正加速而至。在此前成都、北京、深圳和蘇州的幾輪數字人民幣紅包中,共計發放了75萬個紅包,參與活動的人數就超1200萬,覆蓋了眾多實體商家。
而在新一輪推廣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交通銀行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知道,這些國有銀行是目前國內使用人數最多,且覆蓋面最廣的銀行,這也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的觸及群體正在加速擴大。
目前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長沙、蘇州等地的這些銀行均已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用戶可在自主申請后通過“白名單申請”或者“線下二維碼”兩種渠道下載的數字人民幣APP。其中,部分地區的銀行在成功完成注冊后還可獲得數字人民幣體驗紅包。例如上海交通銀行邀請制下的客戶可享有“30元數字人民幣體驗紅包”的優惠活動。
在消費場景上,目前部分銀行正準備將數字人民幣錢包應用至餐飲、購物等場景。此外,包括京東、美團等互聯網頭部平臺,以及上海地鐵自動販賣機、部分百貨商場等實體也已開始接受數字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例如北京的數字人民幣試點目前主要圍繞冬奧場景展開,只有與冬奧相關的商戶和個人的受邀客戶才能參與體驗,且需簽署保密協議。
此外,例如香港也正在測試以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為數字人民幣移動支付充值。目前,有一家香港銀行參與了數字人民幣試點計劃,范圍涵蓋銀行職員及少量商戶,技術可行性的測試基本完成,且十分順利,第二階段的測試會增加參與銀行的數量,增加少量個人及商戶。雖然“轉數快”是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統,已應用兩年有余,但主要用于小額資金轉賬。而在數字人民幣與銀行賬戶松耦合,可在技術上實現小額匿名,但大額則可溯。
數字人民幣將與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并存
盡管當前市場已經出現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數字支付方式,但數字人民幣與之卻不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指出,電子支付場景下,微信和支付寶這個錢包里裝的是商業銀行存款貨幣,數字人民幣發行后,大家仍然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里裝的內容增加了數字人民幣。
同時,雖然數字人民幣與紙幣擁有同等地位,但并不意味著取代法幣,其首要目標是保護國家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是數字人民幣發行。
對此,斯坦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認為,中國的數字貨幣電子支付計劃是最先進的數字貨幣計劃,將有助于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吸引力。人民幣數字貨幣將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吸引力,促進跨境結算的效率。人民幣將更容易成為儲備貨幣,使跨境支付更快、更有成本效益,并成為中國商品和服務以及未來其它商品和服務的結算貨幣,這可能會成為SWIFT的競爭者,SWIFT能夠使美國通過不使用銀行結算交易就能夠監控資本流動和國際貿易。
貨幣是現代經濟、金融的核心要素。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表示,“誰掌握了貨幣鑄幣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到來,實際上,全球多數國家的政策態度和具體動作表明,新一輪競賽已經開始,例如不久前日本央行曾表態其已經制定三步走的數字貨幣研究測試方案,力圖爭奪世界數字貨幣領域主導權。
全球數字貨幣競爭的序曲被加速吹響的同時,穆長春則建議道,應該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和交易所的CBDC系統之間實現互操作性,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與其他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分享了這些提議。
“信息流和資金流應同步,以方便監管機構監控交易的合規性。我們還提出了一個由DLT或其他技術支持的可擴展且受監督的外匯交易平臺。”穆長春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