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傳統IDC能耗轉型問題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一個具備現代化科技水平的IDC數據中心早已成為互聯網企業的追求。
為了平衡資源與數據處理之間的關系,IDC數據中心獲得了各方各業的支持,為了打造一個良好的數據中心生態圈而不惜在成本與技術上花費重金,以此來降低IDC數據中心的能耗以及提高用戶服務的性價比。
根據《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已超出1230億元,比較17年增長30%,超出300億元。這個數據很明顯地告訴我們,IDC項目在一段時間內還會呈現高速增長狀態,圍繞IDC數據中心的項目會隨著線上經濟的發展而越來越受到關注。
但是,傳統IDC數據中心的高能耗,一直是IDC數據中心在發展中呈現出來的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線上產業出現,很多IDC數據中心不得不將服務更集中化、導致IDC耗能一直居高不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北京、深圳、廣州等地先后出臺政策,對IDC數據中心的建設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其中深圳將PUE在1.3以上的IDC數據中心建設規劃全部取締、北京禁止六環以內搭建IDC數據中心。
在這樣的前景下,未來IDC數據中心將會走向哪個方面、應該選擇怎樣的發展路線、應用哪些技術配置,值得每一位IDC工作人員的深思。
新型代替傳統IDC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傳統IDC數據中心行業在十年前就進入了發展期,但因為IT行業的火爆導致IDC不受重視,因此許多傳統IDC數據中心不具備符合標準的機房性能,缺乏有效管控和電力、制冷等系統化的配置。
由于上述這些問題,導致IDC數據中心在耗能方面花費了太多的資源,這不僅推高了IDC整體的成本需求,而且對于機房本身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我國現存一千萬臺服務器,總體耗能比國際IDC能耗平均值要超出百分之四十,IDC機房近一半的資源成本都放在了能耗上。
目前,很多傳統IDC機房由于缺乏機柜電流檢測和報警,使得電力超負荷無法被提前預知;空調作為耗電大戶,每年的PUE和電費中,大多都是由機房空調較差的制冷效果、較高的能耗成本組成,全國各地的傳統IDC機房能耗水平甚至已經對IDC行業發展造成了壓力。
由于傳統數據中心機房在一開始的建設初期設計問題上考慮不足,導致經營成本過高、改造起來也十分困難。
隨著去年5G的出臺,宣告著新一輪科技時代的到來。
由于IDC數據中心是新技術的奠基石,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數據中心將會伴隨技術的發展而走向一個更高的臺階。
在5G技術代替4G技術之后,5G技術所支持的數據流量將比之前提高一千倍左右。
一方面,流量劇增將加劇企業個人對于IDC數據中心的需求,為了支撐大流量訪問數據,企業將會幫助IDC行業而投入到建設IDC數據中心的行列中去;另一方面,5G技術的出現也成為了很多轉型線上的行業驅動力,諸如智能、物聯網、AR/VR、大數據以及自動駕駛等等,這些以服務器為中心的行業發展都需要在今后倚靠大面積IDC數據服務,對于IDC數據中心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未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型數據中心將更受歡迎,同時代替傳統IDC數據中心來為線上業務提供服務,各種IDC項目也將大量部署;在以5G技術發展的帶領下,IDC數據中心綠化與技術結合,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如今,中國IDC行業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根據《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可以看出,IDC數據中心持續增長的最大原因是互聯網時代技術的更新迭代。
未來,這些IDC技術和產品將會大量普及,對于數據中心的需求也會水漲船高,并由此形成巨大的市場,IDC數據中心的形態也會發生巨大變化:
一方面,園林式IDC數據中心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耗能越來越低的IDC數據中心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