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過于強大,人類卻未必會被他們統治,霍金難道說錯了?
筆者:扶蘇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經留下預言,人類需要對人工智能提高警惕,未來有一天我們或許會毀滅在它們手上。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擁有“身份證”的女機器人,它甚至揚言毀滅人類。雖然后來相關人員證實這只是一次失誤,但仍然令人對此感到擔憂。
人工智能出現在科技時代,是我們創造出的最先進的事物之一,它們已經參與到很多生產線上,為解放人類的生產力提供了支持。
人工智能目前還停留在感知智能階段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對身邊出現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無可適從。尤其是意識到人工智能越來越接近人類,科學家們仍在改進相關技術,所以它們未來或許會統治人類,這也是人們反對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原因。
反對觀點認為,這大有慈禧太后當年下令讓馬拉火車的意味,人工智能只是人類的創作,并且是先進科技的代表,人們對此感到擔憂完全是一種愚昧的想法。
實際上,人類進步的過程也是我們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同樣與其有一定的關系。
人類擁有認知智能,其他動物與人工智能暫時并沒有掌握,機器人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它們依靠程序辦事,很難進行思考。
科學家們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仍然停留在感知智能階段,它們借助于感知部件傳導信息,只是對人體進行了簡單的模擬,無法與我們的大腦相提并論。
人工智能從感知到認知的跨度很大
研究人員在探索過程中發現,從感知到認知的跨度很大,就像我們對整個世界進行探索,可以延伸出其他方面的話題。而機器人很難立刻舉一反三,它們的想象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停留在初始狀態。
其實動物比人工智能還要高級,這就是生命的神奇之處。只是相對來說,動物需要漫長的進化,而人工智能卻可以很快更新換代,前提是有發達的科技支持。
我們不能否認人工智能具備很大的的潛力,只不過需要在人類的幫助下進行,想要統治人類的話,它們還需要跨越太多障礙。
令人震驚的是,具備認知智能的機器人也已經問世,只是它們仍然無法人類相提并論。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人類必須保證人工智能的命運需要掌握在人類手中。
雖然阿爾法狗早就打敗人類,成為了圍棋冠軍。在很多比賽中,人工智能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在科學家們看來,這僅僅是一些嘗試,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到它們的學習能力。
人類與人工智能的關系短時間內穩定
學術界對賦予人工智能機器人認知智能存在一定的爭議,人類是決定相關變化的關鍵。有觀點認為,我們可以在對人工智能改造的同時,給它們一定的發展限制,從而防止人類文明受到威脅,目前科學家們也在努力促成相關方面達成共識。
人類創造出人工智能,是我們認知智能不斷發展的標志,解放生產力和提高生產效率需要人工智能的參與,它們是人類創造出的高級工具。
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中,這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共識,我們仍然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抱有期待。但是為了不讓霍金的預言成為現實,科學家們已經慎之又慎。
把握科技發展的條件是人類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而人工智能與人類之間的關系,短時間內并不會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