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助力春節疫情精準防控
春節臨近,社會公眾對疫情防控更加關注。
對于各地政府來說,如何既能保證大家過一個祥和、團圓的春節,又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春節期間疫情不出現反彈,不得不說是一大考驗。
得益于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信息可追溯等技術特點,在各地的抗“疫”行動中,區塊鏈在疫情防控、物資流轉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市靜安區,通過同濟大學依托區塊鏈技術開發的“臨小二”系統,社區工作人員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自動生成返滬人員登記信息表,從而使得社區工作人員的繁雜工作變得有序。
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將疫情數據、資源調度、重點關注人員等數據匯總在一起,通過疫情防控指揮中心、防疫物資管理、企業復工管理、疫情防護信息上報等模塊,實現可視化管理,讓物資、床位、交通、企業經濟等關鍵信息得以快速支持決策。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表示,疫情防控中,未來的AI+區塊鏈,將對打造全國一體化的公共衛生應急響應會產生更加重要的作用。
區塊鏈產業集團歐科云鏈集團創始人、區塊鏈技術徐 明星談到區塊鏈技術在疫情中的應用時稱,作為“信任機器”的區塊鏈和供應鏈可以說是天作之合。
徐 明星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區塊鏈技術有了重大應用,國內已經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區塊鏈+供應鏈的落地應用,包括區塊鏈發票、區塊鏈疫情采集監測系統等案例,在疫情期間,浙江省政府和企業合作開發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防疫物資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在收集醫院等需求方的需求數據后,經過逐級審核上鏈存證,同時,對接當地生產渠道和網絡捐贈渠道兩個供應端,解決了防疫物資的供應問題,通過該平臺,公眾還可快速查詢防疫物資的相關信息,做到公開透明,有力保障了公共服務的公信力。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區塊鏈技術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作用,去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在全國各地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視,全國超過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徐 明星直言,“這一技術可以和各行各業相結合,在各行各業落地生根,甚至將會重塑所有行業的運營模式,發展空間很大”,他提到了北京上線的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債權債務平臺,該平臺可以通過區塊鏈底層技術實現政府和國企采購合同應收賬款確權,并聚合融資擔保、資產管理等各類金融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可以真正做到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
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前景,徐 明星認為區塊鏈技術在未來的應用潛力還不僅如此,目前的互聯網僅僅實現了信息的傳遞,但無法傳遞價值,而區塊鏈網絡恰恰能對數據的所有權進行確權,并進行價值傳遞,因此,相信隨著下一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數據基礎設施逐漸完備,區塊鏈技術將展現出更大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