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全球CEO孟鼎銘再度訪華,重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鈦媒體注:6月20日,“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第七屆圓桌峰會在北京召開。SAP CEO孟鼎銘(Bill McDermott)等19位世界500強公司負責人出席本次峰會,并受到李克強總理的會見。 圍繞著本屆峰會主題“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與會成員分別就融合發展、合作創新、“一帶一路”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全球首席執行官委員會成立于2013年,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旨在推動國際合作與發展,是全球商界領袖與中國政府進行直接、高層對話的重要平臺。圓桌會議每年6月在北京舉行,SAP今年首次受邀參加。孟鼎銘表示:“SAP植根中國二十多年,并將中國視為第二故鄉。我們參與并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為之做出了積極貢獻。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SAP也從中受益,實現了業務突飛猛進。今天,中國的創新速度日新月異,而我們對這一市場的投入也與日俱增,我們期待著未來持續創新和發展。”
“在這次峰會上,我驚訝的發現,參會的其他企業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在圓桌會議后,孟鼎銘接受了小范圍媒體專訪,與鈦媒體等人分享了參會感受。
SAP在全球經濟、全球供應鏈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關鍵性的角色,世界五百強、甚至2000強企業中大多數都在使用由SAP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而在幫助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上,SAP也起到了重要的“領路人”作用。
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下,SAP是否會持續加碼中國?又將會怎樣幫助中國企業持續發展?
對此,孟鼎銘在專訪中給出了堅定的回答:SAP將會繼續保持在中國的大筆投資,幫助中國企業繼續成長。
“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實現中國夢,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中國繼續成長。SAP對于中國的承諾始終保持不變,我們致力于堅定發展中國市場。”
關鍵詞一:“中國”
明年將是SAP進入中國市場的第25周年,也是孟鼎銘擔任SAP全球CEO的第十年。專訪中,孟鼎銘再次重申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他表示,SAP將會繼續保持在中國的大筆投資,比例遠超于世界上其他市場。
“我認為中國接下來將會更進一步開放,我們在中國將看到更多的機會,將會更多有可能與創新者開展合作。”
就在今年1月,SAP啟動了“中國加速計劃”,標志著對中國市場長期承諾的進一步深化。與中國高質量的發展目標相呼應,這一新的五年計劃旨在加強SAP“在中國、為中國”的創新實力,推動在華業務發展,提升向客戶交付商業價值。它涵蓋了一系列戰略舉措,包括培育新型生態系統、深耕中小企業市場,以及加大人才和設施投入。
作為SAP全球CEO孟鼎銘認為,中國有非常多的產業正在面臨進一步發展,擁有巨大潛力,特別是在醫療行業、科技領域、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等這些領域。
同時,孟鼎銘也強調,SAP并不會因某些行業增速放緩,而失去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首先,不管中國的增長速度怎樣,SAP對于中國的承諾始終保持不變,我們致力于堅定承諾于中國市場。同時我認為中國經濟一定會繼續保持增長”,孟鼎銘表示,即便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特大型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相信中國的增長還會繼續保持下去。
“我們覺得SAP在中國的發展走在了一個非常正確的道路上。剛才我還提出了一句話,中國更光輝的時代還在前面,接下來我們相信在21世紀的這50年時間里還會有更多的進步,我們要在中國加速發展。”
關鍵詞二:“云計算”
十年前,SAP還在為要不要向“云”轉型,怎樣向“云”轉型而糾結,而如今,在付出了700多億美金后,SAP已經成功轉型為一家云計算公司。
據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總經理李強透露,2018年,SAP的云計算收入占比已經超過50%。樂觀的估計,2019年SAP的云計算收入可能達到100億美金。
回顧10年前,孟鼎銘表示,在2010年那個時間節點上來看SAP,公司已經是全球應用與分析工具市場中的領軍者,占據了1100億美金的市場份額。但看到未來,SAP判斷接下來一定會有三大趨勢:一個是云計算,一個是智能移動終端,一個是大數據。隨后,SAP推出了HANA系列產品,將ERP與S/4HANA進行了整合,并在云端基礎架構中進行補充。
而進入到云端之后,孟鼎銘發現,這一決策使原來的1100億美元市場能夠翻4倍,進入到一個4500億美元的市場中,因此決策層立刻決定,開始對云計算產業中最好的資產進行快速收購,搶先布局。
毫無疑問,云計算將會成為21世紀最主要的進行計算的方式。但這也并不意味著SAP與其他云計算廠商都是絕對的競爭關系。一方面是企業在上云的過程中,有不同的需求,而SAP將提供給客戶多種方案。另一方面,除了云端產品,SAP還有許多非云端的軟件產品,這與其他純云計算廠商形成了差異化發展。
此外,SAP也有其他云計算平臺達成了合作關系。在中國,SAP已經與阿里巴巴達成合作,在今年年底之前,SAP的云平臺將會落地阿里云上。
“我們與其他的品牌肯定會有一些競爭,但我們SAP的一個原則,我們給廣大的用戶提供一個選擇,他們既可以選擇直接運行我們SAP的平臺,或者只要他愿意使用我們所推薦的認準的所能接受的架構,采納最高的安全標準,我們可以跟他們結成合作伙伴關系。”
而作為企業的“掌門人”,云計算也并不是“困”住孟鼎銘的一個領域。孟鼎銘解釋到,無論是上云、還是不上云,SAP所思考的核心本質仍然是創新,是如何進行持續創新,如何讓創新的成本降低,如何讓創新的價值增大。
關鍵詞三:“體驗經濟”
“體驗經濟”是這兩年SAP的熱詞。孟鼎銘也明確地提到,“云之后就是體驗經濟,就是打造一個端到端的最佳的用戶體驗”。
目前有80%的CEO認為他們提供了卓越的客戶體驗,但現實是,只有8%的客戶認同這一說法。不僅僅是C端,在B2B領域也在被“體驗經濟”深度影響。
在這一大背景下,SAP提出“體驗數據”這樣的概念。
談體驗時候,SAP認為有四大要素,客戶、產品、員工和品牌。而為什么以前企業做不好體驗,是以前很多企業都嘗試抓取數據,但數據孤島、安全風險和內外脫節等問題,讓企業無法應用數據,所以導致了巨大的體驗反差。
而SAP的戰略已經開始向“體驗”轉移——通過運營數據、體驗數據這二者的運用,來幫助客戶更好的運用數據打造智慧企業。通過這樣的框架,SAP希望幫助企業實現完整的端到端的體驗和運營數據的流通。而SAP幫助客戶打造智慧企業有3大板塊產品:一是智慧企業套件、二是數字平臺、三是智能技術,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等,都會嵌入SAP的解決方案中。
而一直以來大家認為,中國代表著高質量、卓越的工程設計、中國速度、巨大的規模。以如此大的規模、如此快的速度、生產這么高質量的產品,這是中國一直以來的聲譽。這已經很偉大了,但我認為接下來中國要走得更遠,中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如果中國能夠實現把自己從一個制造業如此成就的高質量高速度高規模的大國轉化為一個體驗的大國的話,那產生的效果簡直是令人震撼的效果,我們相信中國可以做到。而且不僅是中國的大企業可以做到,中小企業也都能做到,我相信所有的企業,只要他們關注消費者的體驗和需求,他們都有能力做到。”
孟鼎銘表示,目前我們正在面對著一個高達1.6萬億美元的“客戶體驗”市場。而一旦構建完整端到端的最佳用戶體驗,將會為公司來帶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中國,中國企業一直以高質量、高增長、規模效應為著稱,而中國企業的下一目標就是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