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機器狗再易主!軟銀「賤賣」波士頓動力,現代汽車在機器人領域下大棋
本文轉自雷鋒網,如需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
2020 年 12 月 9 日,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韓國現代集團將以 9.21 億美元收購網紅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
《韓國經濟日報》表示,據投行有關人士透露,10 月 8 日現代汽車與軟銀集團就波士頓動力的收購進行了協商,最終敲定了交易價格等具體條款,很快將正式公布接盤計劃。
現代汽車集團旗下公司(如現代汽車、現代摩比斯等)將采取分批收購,將以不到一萬億韓元(約 9.21 億美元)購入,現代汽車承擔其中一半左右。
現代集團為何接盤?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自今年 10 月鄭義宣擔任現代汽車集團會長后的首次大型并購。
至于為何要接盤波士頓動力,通過現代集團近來的機器人布局便可略知一二。
其實在現代汽車看來,機器人科學(Robotics)將是未來的成長動力。通過此次收購,現代汽車有望進一步加速搶占未來移動出行市場。
2018 年,現代汽車新設立了機器人團隊,隨后鄭義宣就宣布對無人駕駛領域初創公司 42dot 和機器人初創企業 Real Time Robotics 等進行了投資。
2019 年初,現代汽車還曾在 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推出了「步行車」(walking car)的概念,即一種由汽車和機器人結合而成的救援車輛,可應對任何災難。
2019 年 10 月,現代汽車成立新視野工作室(New Horizons Studio),著眼于將汽車技術與機器人、物聯網相連。鄭義宣表示:
未來,現代汽車的業務中,汽車占 50%,30% 是私人飛機,其余 20% 則是機器人。
2020 年年初,現代汽車還公布了未來 5 年向個人飛行器(Personal Air Vehicle)、機器人、最后一英里移動出行方案(Last Mile Mobility)等領域投資 100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 6 千億元)的計劃。
11 月初,彭博社爆料,軟銀正在與現代汽車商討波士頓動力收購的事宜,按如今的結果來看,波士頓動力被「低價轉讓」了——畢竟曾被谷歌以 30 億美元收購。
消息一出,現代汽車股價上漲 0.26%,曾經的「金主爸爸」軟銀股價上漲 6.62%。
機器人領頭羊再易主
正如《韓國經濟日報》所言,波士頓動力是全球機器人開發領域的領頭羊。
1992 年,擁有麻省理工博士學位的馬克·雷波特(Marc Raibert)創辦了波士頓動力公司。
可以說 Marc Raibert 對足式機器人的感情和熱情由來已久,早在 1986 年就在麻省理工學院創辦了一個專門研究雙足機器人的實驗室 Leg Lab,在卡內基·梅隆大學也創立了 CMU Leg 實驗室。
深諳機器人技術的 Marc Raibert,通過 Spot、Pick、Handle 以及 Atlas 幾款機器人,為美國軍方、政府、各國企業提供了解決方案,波士頓動力也逐漸走進眾人視野。
不過,波士頓動力第一次獲得大眾的普遍關注,主要是因為兩件事:一是研制出 Atlas,二是 2013 年被谷歌 30 億美元收購——當時,谷歌收購了 9 家機器人公司,建立了新的 Replicant 事業部,由 Android 創始人 Andy Rubin 負責。
波士頓動力的黃金時代終究沒有持續多久,2016 年 3 月 18 日,彭博商業周刊爆出新聞,谷歌將要出售收購不到 3 年的波士頓動力。究其原因,業界一般認為是出于商業化的考慮。
2017 年,軟銀集團從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手中接過了波士頓動力——從 2016 年 3 月出現被出售的傳聞,到與豐田的近一年緋聞,波士頓動力的去向終于有了著落。
當時,軟銀愿景基金(Vision Fund)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下一階段的信息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打造可能變為現實的業務將需要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長期的投資。
時隔三年,金主爸爸軟銀的財務狀況只能用兩個字來概括——缺錢。
但直至 2019 年 7 月,波士頓動力因為尚未開發出一款可銷售的機器人而被詬病。隨后的 9 月,Spot 機器狗終于走上商業化的道路。
自 2020 年 4 月,波士頓動力開始抓住機會,尋求更多商用的可能,比如:通過 Spot 幫助醫院對患者進行遠程分類;對其醫療機器人工具包開源;為 Spot 配備 iPad 和雙向收音機,用于視頻會議的雙向收音機等等。
2020 年 6 月 16 日,波士頓動力的 Spot 機器狗正式向美國企業開售,價格為 74500 美元( 約 52.73 萬人民幣),堪稱波士頓動力商業化的里程碑。
然而波士頓動力的努力依舊拯救不了軟銀,自然也逃脫不了被出售的命運。
那么,未來波士頓動力在現代汽車的棋局里發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