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HarmonyOS分布式軟總線:構建低時延、高帶寬的多設備虛擬網絡
https://harmonyos.51cto.com/#zz
繼9月10號華為開發者大會宣布了鴻蒙之后,第二天在東莞松山湖華為大學舉辦的開發HarmonyOS應用分論壇上,華為技術專家黃卿博士對鴻蒙技術特性進行了詳細講解。
據黃博介紹,分布式軟總線技術是基于華為多年的通信技術積累,參考計算機硬件總線,在1+8+N設備間搭建一條“無形”的總線,具備自發現、自組網、高帶寬低時延的特點。全場景設備間可以基于軟總線完成設備虛擬化、跨設備服務調用、多屏協同、文件分享等分布式業務。
開發者體驗
跨設備業務開發一直是開發者的痛點,需要感知WIFI、藍牙等底層協議、建立Socket連接、加解密傳輸,并需要針對帶寬和時延進行優化。分布式軟總線能力面向開發者開放,提供從發現連接組網到傳輸的全套接口,支持自發現、自組網、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通信能力,上層業務無需關注復雜的跨設備通信實現,極大降低分布式業務開發工作量。
消費者體驗
分布式軟總線創新應用了自發現、自組網技術、極簡協議,消費者可獲得“零等待”發現周邊設備的體驗,華為分享最高160MB/S的速度讓你分享大文件也能“秒傳”。超低時延Cast+屏幕虛擬化技術,支撐PC多屏協同、手機游戲秒變大屏游戲,無限逼近本地體驗。
三大核心技術顛覆傳統跨設備通信體驗,使超級終端成為可能:
一、 自動發現顛覆傳統的觸發式發現體驗
傳統的設備之間的發現需要用戶手動搜索,過程等待時間長,體驗不佳。開發者需要感知具體的底層物理協議,調用WIFI或藍牙的發現接口,業務開發者需要了解過多的底層通信細節。
軟總線支持設備間自動發現,近場同賬號的設備可以相互感知,并交換彼此的設備信息,在用戶需要觸發業務時,周邊設備可直接出現,達到“零等待”的體驗。開發者在跨設備業務開發時,無需調用WIFI或藍牙發現開發接口,直接獲取設備列表即可。
二、 邏輯全連接的異構組網顛覆傳統WIFI/藍牙組網
傳統的組網存在如下問題: 依賴路由器的局域網、WIFI P2P僅支持點對點、藍牙與WIFI網絡無法互通。
軟總線的目標是自動構建一個邏輯全連接網絡,打破傳統組網的限制,設備之間兩兩直通,將業務開發與設備組網解耦,業務開發者無需關心組網方式與物理協議。
三、 基于極簡協議的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傳輸顛覆傳統的標準協議傳輸
軟總線傳輸基于華為自研的極簡協議,顛覆傳統的OSI七層模型,將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精簡為一層,減少包頭開銷,提升每包有效載荷,傳輸帶寬提升20%。疊加獨有的高可靠性技術,在網絡時延和丟包率增加時,仍能保證數據高吞吐率狀態,最大可抗30%的網絡丟包。開發者調用軟總線提供的傳輸API即可獲得高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傳輸能力,無需關注底層協議實現。

分布式軟總線作為鴻蒙2.0的核心能力,在未來會逐步開放給開發者,在1+8+N全場景時代顛覆現有的通信開發模式,支撐鴻蒙應用開發者構建豐富的跨設備分布式業務,帶給消費者“超級終端”的極致體驗。
https://harmonyos.51cto.com/#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