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啟用后,輕松過閘之時也要留意潛在風險
過去,作為傳統的出入口通行管理系統,門禁系統是社區住宅和辦公樓宇的應用首選設備,通常都是以刷卡、密碼鎖為主。通常來看,以往傳統方式都有遺失卡、漏帶卡、忘記密碼、被復制卡等通病,一不小心就難以通過道閘,安全性也遭到多方質疑。
與鑰匙、門禁卡不同的是,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是通過人的臉部特征來解鎖的。用攝像機或攝像頭采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并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優點十分明顯。首先,人臉識別器結合ID卡驗證系統,速度快、操作簡單且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身份驗證;其次,在操作員的熟練程度和準備情況下,完成一個人驗證過程所需的時間僅需幾秒鐘;最后,人臉識別閘機可支持數據庫管理,它可以通過導出人員信息數據供第三方的系統使用。
學區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能夠將人臉識別技術與門禁系統有機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套智能化、安全性的門禁系統。不同情況下有效地識別人臉信息,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全面安全管理、減少危險,從而滿足學校場所老師、學生出入門禁高效管理的需求。
人臉識別系統結合閘機在小區的大門出入口處應用,對來往人員可以實現一個有效提高識別,協助安保工作人員對出入社區的人員能夠有效控制管理。比如,外賣、快遞等服務技術人員可通過人臉識別方法身份登記獲取出入權限,有效截住外來人員不法進入住宅小區。
當然,現在人臉證件識別自助核驗通道設備不僅僅是應用在居民小區、工業園區等常見的場景中,還廣泛應用在展會、出租房、演唱會、體育賽會等場地,為人員迅速通關節省了時間、簡化了驗證流程。
在各類應用新需求爭相涌現的大背景下,人臉識別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7.61億元,隨著人臉識別在各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66.73億元。
受益于我國人臉識別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質的人臉識別領域獨角獸企業,例如商湯科技、曠世科技、云從科技以及依圖科技等,主要領域為金融、醫療、監控、安防等領域。
我們彼此之間能夠輕易的辨認一個人,但機器識別人臉卻涉及相當多的技術。例如,圖畫處理、模式辨認、計算機視覺、生理學等技術。要想真正實現安全、可信、合法的人臉識別,達到解放雙手、無感通行、智能便捷,還需要相應的學科進步和技術進步作支撐。
此外,各類人臉識別應用軟件等在采用人臉識別技術時,應充分參照當前已有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保障用戶權益和人臉識別信息安全。其中包括評估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個人身份核驗準確性不會影響到個人重大利益,或者在涉及社會公共利益的情境中,可不優先考慮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早期由于成本和技術限制,導致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發展艱巨。隨著人臉識別技術日益進步,再加上在工業化、商業化等領域需求的進一步釋放,人臉識別門禁可以說是越來越受用戶歡迎了。不過,要想讓人臉識別門禁應用得更好,還需要跨過安全、合規等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