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知名科普作家和硅谷投資人吳軍當時大膽預言:只有2%的人能夠跨越這場智能時代的革命,剩下98%的人都可能是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或淘汰的那些人。
為什么需要人工智能?對于國家層面來說,發展人工智能是一個國家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我們個人而言,AI技術能為我們提供更加安全、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在我們享受AI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AI技術帶給我們的工作價值的替代性威脅。
今年因疫情的出現,導致了一左一右的兩個趨勢加速:一個是全球化的退潮,從開放交流走向互相封閉,跨國人員流動大幅縮減;另一個是數字經濟的加速,疫情導致的物理隔離,引發了傳統行業的數字化升級和在線辦公模式的增長。近幾年來,一直大熱的AI機器人概念,在此時,又發揮了什么樣的重要作用呢?
疫情期間,一直奮斗在崗位上的測溫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消毒機器人,他們平均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個小時,為當時的武漢節省了巨大的人力資源。在抗疫研發爭分奪秒的狀態下,AI也能大大縮短藥物和疫苗研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