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罵網盤坑錢了,你根本不知道網盤活下來到底有多難
近期,網盤界又一“大咖”倒下,不少三星用戶收到三星云發來的郵件,宣布三星將在明年6月前終止三星云的相冊同步和云盤服務,OneDrive將替代曾經的三星云為用戶提供服務。不少網友紛紛感慨,自己好幾個T的云盤資料,又要被迫搬家了,而這也已經不是第一次搬家了。被迫接受無奈現狀的同時,也不禁令人感慨,網盤的生存到底有多難?

一直以來,運營成本問題一直是懸在網盤頭頂的一把利劍。不同于其他互聯網產品,網盤是浮動成本,每多一位用戶,網盤就要相對地支出存儲和帶寬等成本,這也意味著用戶越多,成本就越高。但中國互聯網產品長久以來的免費打法,把用戶的胃口養得越來越刁。不管是系統、軟件還是普通服務,用戶早已習慣“白嫖”,培養付費思維十分不易。巨大的成本,難以盈利的現實,成為壓倒許多網盤產品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統計,礙于成本等原因,2014-2016年間,關閉的網盤數量就高達30余家,很多網盤跟不上節奏,紛紛退出市場,這其中也包括像華為網盤、金山快盤、360網盤等在搶占用戶時期風光無限的網盤“巨頭”都紛紛關停,讓無數用戶網友唏噓不已。

為什么網盤的生存這么難?用戶成本和運營成本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第一,網盤產品屬于浮動成本,用戶越多,成本就越高,國內龐大的互聯網用戶基數以及旺盛的使用需求導致了居高不下的用戶成本;第二,運營成本,這里面主要包含軟性成本和硬性成本,除開工程師工資等軟性成本不提,商業寬帶、服務器租借、電費等硬性成本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以百度的陽泉數據中心為例,陽泉數據中心可以存儲約614萬TB的數據,如果都使用8TBx18規格的存儲服務器,硬件成本就高達19.6億。除此之外,還有電費和寬帶費,這種規模的數據中心每年光電費就需要2.5億,網費更是近4億元。加起來,那就是每年26億元左右的費用,這還不包括設備維護的成本。
為了支持高額的成本,提供給長期穩定的服務,百度網盤、騰訊微云等市場上的主流網盤產品都紛紛逃離了“免費”的惡性競爭怪圈,通過采取合理的商業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讓用戶養成付費的習慣以解決網盤產品的生存問題。

在剛推出會員制收費之初,網盤運營方遭到許多用戶的不理解,可以說是賠錢還賠吆喝。用慣了免費的模式,突然要收錢用戶肯定心存不滿,但是付費思維正在市場玩家的共同努力推動下慢慢建立。畢竟,行業要發展、產品要持續運營,就需要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環。
從現狀看,國內大多數網盤產品依靠會員制的營收,依舊和高昂的成本支出不成正比,僅會員制單一的商業化舉措還很難達到賺錢的標準。如果知道網盤艱難的生存處境,相信網友們也不會對待他們如此苛刻還隨意吐槽了,畢竟如果所有網盤產品真的消失,吃虧的還是用戶自己,誰也不想回到人手一個大U盤的時代。未來這些網盤將何去何從,我們繼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