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5G毫米波技術被邊緣化,全球運營商主推5G厘米波技術
2G有兩種技術標準,3G有三種技術標準,多種技術標準共存導致了運營商和手機產業鏈的成本過高,同時也不利于互聯互通,因此國際標準組織一直都在力推統一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
4G和5G雖然宣稱全球采用了統一的技術標準,然而依然存在細分。4G分別有TD-LTE和LTE-FDD技術,TD-LTE技術主要在中國市場商用,全球主流的4G技術標準是LTE-FDD;5G則細分為5G厘米波技術和5G毫米波技術。
中國和歐洲主推的是5G厘米波技術,中歐在5G技術上采用統一技術標準在于它們在4G技術上的通力合作建立的密切合作關系,當時中國和歐洲力推LTE技術,而美國則分別推出了UMB和wimax技術,最終中歐合作的LTE技術擊敗了美國的UMB和wimax技術,自然基于利益關系中歐在5G技術上合作制定了5G厘米波技術。
美國在4G技術標準之爭中落敗,導致美國企業失去了太多的利益,美國的高通為了延續它的專利費收費模式要求將2G/3G/4G專利捆綁收費,隨著5G技術的商用,繼續捆綁2G和3G已不太現實,為了確保美國企業的利益,美國基于5G技術標準開發了5G毫米波技術,試圖以此獲得5G專利優勢。
美國開發5G毫米波技術的另一大原因在于美國以外的運營商采用的Sub-6頻段被美國軍方占用,美國運營商無奈之下只能采用28-60GHz高頻段建設5G網絡,導致美國不得不開發5G毫米波技術。
美國發展5G毫米波技術讓美國運營商吃盡了苦頭,由于5G毫米波技術的繞射、衍射能力非常弱,5G基站覆蓋半徑只要200米左右,如此建設5G網絡將需要密集建設5G基站。5G網絡的建設成本本來就比較高,采用5G毫米波技術建設5G網絡的成本更高導致美國運營商至今未能規模建成5G網絡,美國運營商Verizon采用5G技術提供5G固網寬帶服務而不是5G移動通信服務。
實力強大的美國運營商都不愿大規模采用5G毫米波技術,自然全球其他運營商更不愿采用成本昂貴的5G毫米波技術,最終出現了本文開頭提到的僅有美國四家運營商和烏拉圭一家運營商采用5G毫米波技術的結果。
美國也認識到了5G毫米波技術的缺陷,它正提供100多億美元補償美國的衛星通信公司讓它們釋放Sub-6頻段,隨著美國釋放出Sub-6頻段,美國運營商也將轉而采用5G厘米波技術。
連力推5G毫米波技術的美國都已認識到了該項技術的弊端而有可能放棄,美國以外的運營商就更不可能采用5G毫米波技術了,如此一來5G毫米波技術被邊緣化已成定局,5G厘米波技術已徹底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