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推出鴻蒙2.0系統,真的能超越谷歌與蘋果嗎?
9月10日,華為發布了鴻蒙系統2.0和建設"軟硬件雙輪驅動"的 全場景智慧生態的目標。
面對美國的制裁,華為已經做好了"最壞"打算,放棄"幻想"。按照既定節奏,繼續加大其他領域的研發和推進。而這個"B計劃"的鴻蒙操作系統便是重點。這一期,小鯨就來聊聊鴻蒙系統。
我會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鴻蒙系統是什么?鴻蒙系統跟安卓和蘋果系統的區別是什么?以及鴻蒙系統的意義是什么?
首先,小鯨先來給大家科普下鴻蒙的由來。
鴻蒙這個名字,它來自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天地還沒開的時候,我們的世界還只是一團氣,盤古還沒出來工作,那個時候的那團氣體的名字,就叫鴻蒙。
華為的系統取名為"鴻蒙",也是打算在科技領域有一番新的作為。那么鴻蒙系統具體是什么呢?
從各種公開資料來看,一開始鴻蒙系統并不是專門為手機操作系統去設計的。鴻蒙系統更像是一個專門為物聯網設計的,一個跨場景、跨平臺的操作系統。
所以在鴻蒙2.0里主要介紹的也是鴻蒙系統這方面的優勢。
可以看得出來,華為最早是打算圍繞著5G,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所以是要通過鴻蒙系統和5G 去連結車機、大屏、手表等,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等。
不過后來,美國對華為進行全面的圍追堵截,迫使華為把這樣一個本來是用做"物聯網跨平臺"使用的操作系統,升級為一個全新的手機操作系統。這二者之間跨度很大。所以鴻蒙系統,在蛻變為一個全新的手機操作系統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今天的鴻蒙2.0,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那鴻蒙系統跟安卓和蘋果系統有什么區別呢?
我們知道任何一家手機生產商,當然蘋果除外,他們都只造出了硬件,思想和核心都還是基于谷歌的安卓系統。
咱們先來聊聊它和蘋果系統的區別 。
首先鴻蒙系統是開源的,不僅華為設備可以使用。在今后像小米、Oppo、Vivo 這樣的品牌,如果愿意的話,也是可以使用華為鴻蒙系統的。而蘋果系統是閉源的,意味著只有蘋果手機、蘋果電腦,iPad等蘋果自家產品才可以使用。
開源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吸引更多的開發者,一方面可以更加完善鴻蒙系統。另一方面也可以為鴻蒙系統帶來更多優質的應用,從而可以為鴻蒙系統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態環境。
小鯨覺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內廠商可以堂堂正正的進入海外了。
現在有些海外的用戶,對華為手機還帶有偏見,覺得不安全。但是當鴻蒙系統開源以后呢,每個人都知道它的底層代碼,也就可以看到,它到底有沒后門或者隱藏的東西了。這樣就有助于海外用戶接受華為以及它搭載的鴻蒙系統的智能手機。
其次在蘋果系統上,如果開發者要上線一款應用,必須經過蘋果商店的審核。并且線上的交易,蘋果都會抽成30%,這個被業內人戲稱為"蘋果稅"。而華為鴻蒙系統就沒有這樣的情況。
最后一點就是,鴻蒙系統是基于微內核,加上5G的加持,未來可以廣泛應用于一切智能設備上。而現有的蘋果手機系統是基于4G的,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
說完了與蘋果系統的區別,我們再來聊聊,它與安卓系統的區別。它們都屬于Linux系統分支,而安卓和鴻蒙的關系更是像一對"兄弟"。
鴻蒙操作系統是微內核設計,增加了自主研發的方舟編譯器。而安卓系統是基于linux的宏內核設計,相比較來說,微內核開發難度更大,系統穩定性高。
另一方面安卓系統只適用手機,而鴻蒙系統對各種設備的兼容性更強,支持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等產品。
當全世界都認為華為即將按下暫停鍵時,華為卻選擇按下開始鍵,鴻蒙系統2.0橫空出世。
此次發布會上余總說,鴻蒙系統12月份將推出手機版本,2021年將全面支持鴻蒙系統。也就是蘋果的iOS、谷歌的安卓和華為的鴻蒙,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看到這個消息,小鯨覺得呢,說不定以后"王者榮耀"或者"和平精英"會有三個區?蘋果區、安卓區和鴻蒙區?并且目前華為移動服務HMS,也形成了一定規模。
全球已經有180萬的開發者在使用HMS,應用上架的數量也已經增加到9.6萬多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于iOS和谷歌之后的第三大移動生態系統。
毫無疑問,華為的HMS配合鴻蒙系統,這才使得鴻蒙2.0能夠成為有源之水。只有形成這樣的活水,才能讓手機操作系統和移動生態,形成一個互補的循環,從而不斷發展壯大。
華為推出鴻蒙,自然有美國制裁的被動,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然了,鴻蒙系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何事情從0到1都是很艱難的。
無論未來鴻蒙的發展怎么樣,華為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基礎版,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社區的力量進行迭代升級,可以慢慢地脫離第三方開源庫的依賴,進而自己開發。慢慢地我們可以增強各部分功能,慢慢地我們可以調整脫離那些外企大廠的設計架構。
只要有個起點就是好的,總有開始和邁出的第一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自強不息,希望才能由內而生。此刻我能想到的就是:但有星星火,燎原亦可期!加油,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