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g!這個Python處理時間的庫,我拆解了!
Python里面處理時間庫的有很多,其中大家經常用的有datetime。但是對于懶人來說還是很不爽,有么有更簡單的,可以把我們的需求比如的白話文本轉為字符串的時間庫呢,今天小編在GitHub找到了這個好玩的庫,一起來看一下。
這個庫的目標就是通過簡單的字符串就可以操作datatime,算是在datatime上面再次做了一層封裝,有點意思啊,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安裝一下:
pytime的安裝很簡單,直接用pip3 install pytime即可。
如何使用:
1).簡單的獲取當前的月,周,日的時間,以及上周,上月的時間
看一下輸出的結果:
today:2020-08-16
this week:(datetime.date(2020, 8, 10), datetime.date(2020, 8, 17))
last week:(datetime.date(2020, 8, 3), datetime.date(2020, 8, 11))
this_month:(datetime.date(2020, 8, 1), datetime.date(2020, 9, 1))
日期的范圍其實就是一個tuple類型的datatime起始-結束的日期范圍。
2).直接輸出節日日期
比如常見的圣誕節,情人節啊,新年,母親節,父親節之類的節日
拆解源碼
看起來是作者做了一層固定節日的封裝,我們來看一下源碼,一探究竟,看看源碼里面都封裝了那些節日:
源碼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是如何構造的這個節日,其實就是進行了一些簡單的運算,但是代碼寫的還是非常工整的。
3).識別文本字符串-得到日期
這個動態的識別文本,然后計算時間,應該是這個庫最吸引人的地方,畢竟上面的日期,節假日其中你自己也可以封裝的。但是識別文本就有點意思了:
上面兩個函數,分別計算某一個日期前多少多少天,和某一個日期的后多少多少天,能自動的識別這一段字符串比如
2years 3mon 23week 3d 2hr
或者是沒有空格連在一起寫也可以
2years3mon23week3d2hr
拆解源碼:
非常給力,小編也非常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于是我扒開了這段源碼看了一些:
原來before這個函數的接口有兩個參數,一個就是base,一個是diff,base把時間字符串轉為datetime類型,然后diff會用一個dp(diff)進行封裝,然后解析這個一長串的字符串,順藤摸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dp(diff)干了啥事情:
dp = BaseParser.parse_diff
dp其實是一個BaseParse這個解析器的一個接口函數,也就是說所以的字符串的解析都在這個parse_diff里面:
果然這個函數里面就是專門來處理我們輸入的"2years 3mon 23week 3d 2hr",作者做了很多封裝的處理,就是為了我們使用的時候更智能一些。
通過一層一層的拆解,你會發現整個作者在設計這個庫的思路和一些技巧點,這樣的過程經常練習,對你提高Python功力大有裨益,有興趣的小伙伴也可以試試這個庫,代碼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