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正式發布“科研云”,全面開啟云上科研新時代
6月9日,在2020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正式發布“科研云”解決方案,全面開啟云上科研新時代!
科研是基礎創新的來源,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但算力少、共享難、不好用一直是科研的突出問題。阿里云“科研云”采用有安全保障的混合云模式,將算力大幅提升,彈性調用,支持科研算力用得上,用得好,用得安全,用得方便。
此前,浙江大學基于阿里云“科研云”構建的浙大科研平臺,實現了算力的快速擴容,使科研任務得以提速70倍,已承載了超過100個科研項目。特別是疫情期間,使得多時區、多地域的師生能夠協同完成科研任務,真正實現無邊界科研。
在打造云上科研協作平臺的同時,阿里云還將協助高校、科研機構構建全新的科研開放生態。
據悉,借助阿里云“科研云”,國家天文臺完成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天文數據的開放共享,FAST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新快速射電暴、第一顆脈沖星信號。
阿里云智能研究員潘立維表示,阿里云“科研云”今年會落地10家以上重點高校,助力百家合作伙伴、千名科研人員。未來三年實現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科研生態全覆蓋,加速中國科研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