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新基建,全國主要城市紛紛按下“開始鍵”!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今年以來,伴隨著“新基建”一詞的提出,以及發改委對其范圍予以明確,“新基建”終于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據此前央視給出的報道,“新基建”主要包括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在此背景下,近期我國各省市也是加速了這些方面的建設。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25個省區市啟動“新基建”項目規劃,總投資規模達萬億量級,相當于去年GDP的一半。那么,其中幾個重要大省又是如何規劃布局的呢?
今天,不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上海
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與科技中心,上海市近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加速推進“新基建”建設。
3月28日,上海市召開統籌推進建設工程復工復產暨市重大工程建設工作視頻會議,提出2020年全市共安排市重大工程正式項目152項,年度計劃投資1500億元,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
4月27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并于5月7日發布。《行動方案》提出要全力實施“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新終端”四大建設行動。
根據初步梳理摸排,未來3年上海市將實施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上海將在三年內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1.5萬臺以上智能取物柜,建設國內領先的車路協同車聯網和智慧道路,以及再建設3.4萬個5G基站。
江蘇
據相關報告顯示,目前江蘇省“新基建”競爭力指數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國第三。
2月14日,江蘇省發改委發布了《關于2020年省重大項目編制和推進情況》,顯示江蘇今年計劃實施省重大項目220個,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其中,很多項目都與“新基建”相關,比如涵蓋網絡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的20個項目,投資金額達87億元。
4月中,江蘇省又制定了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擴大信息消費和支持發展5G網絡的政策意見,表示將加快建設5G、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計劃今年將新建5G基站5.2萬座,完成相應投資127億元。
廣州
今年以來,新基建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引擎。5G、AI等項目在廣東全面開花。
3月底,廣州率先推出 了“新基建10條”,重點對新基建高端項目和人才予以扶持,包括3年投入1億元,培育一批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方面的領軍企業,構建完備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態等。
后續,廣州又亮出了數字新基建發展“路線圖”:到2022年,廣州將累計建成5G基站8萬座,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建成全國一流的5G商用試點城市和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截至5月8日,首批數字新基建重大項目簽約及揭牌活動已經成功舉行。
福建
2019年,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多項指標名列前茅,因此2020新基建成為其發力新目標。
4月22日,福建省公布了本省數字經濟重點項目。數據顯示,2020年度數字經濟重點項目251個,總投資5878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1084億元。其中,數字新基建項目52個,總投資729億元;數字經濟產業項目192個,總投資4425億元;數字經濟重點園區項目7個,總投資724億元。
在新基建方面,福建省表示將堅持需求導向、目標牽引,抓緊謀劃、推進生成500個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大項目好項目。落實好支持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的18條措施,加快推進“5G+寬帶”雙千兆、IPv6規模部署等工程建設。
同時,推動今年底前全省建成2萬個5G基站;大力推動新基建與主導產業、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催生一批關聯產業重大項目;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十百千萬”工程,推進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打造“云”上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湖北
今年以來,新基建也成為了武漢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主要依賴。
1月12日,湖北省兩會舉行期間,省長王曉東表示湖北省要超前布局“新基建”,改造提升基于互聯網的教育、醫療等網絡硬件平臺,加快5G、工業互聯網、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在此指示下,后續湖北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將實施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工程,發揮有效投資對工業經濟的關鍵支撐作用,搭建產融對接合作平臺,全力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六穩”“六保”提供強力支撐。
同時,將以新基建重大項目為抓手,建立省市兩級項目庫。其中,共謀劃了40個省級“點線心站臺園” 項目,總投資1300多億元。另有地市級新基建項目231個,總投資1195.9億元。目前,在建項目為110個,投資額560.5億元;今年新開工項目95個,投資額57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