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終結者”?與人工智能并肩戰疫情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讀芯術”(ID:AI_Discovery)
新冠病毒正在肆虐全球,威脅著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也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研究者也在不斷探索努力尋找治愈方法。人工智能技術在此時成為科學家們堅實的左膀右臂,在此次疫情中涌現一個又一個落地新方向。
也可以說,這次疫情,按下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加速鍵”。
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病毒檢測
新冠病毒在短時間內橫掃全球,當務之急就是要抑制病毒傳播,減少生命損失。根據德國Statista網站的數據,截至2020年4月1日,已有約203個國家或地區出現新冠疫情。醫院和醫護人員正想方設法阻斷這一致命疾病的傳播。危急之下,人工智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成為抗擊這場流行病的利器。
識別與預測疫情
只要追蹤的速度夠快,病毒就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是的沒錯,人工智能算法還可以追蹤病毒!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趕在疫情爆發之前進行檢測和預測。加拿大的初創公司BlueDot的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追蹤染病風險。
以色列的醫療技術公司Nanox開發了一個數字X光系統,也使用人工智能軟件來檢測和識別感染者。研究人員訓練了神經網絡來預測傳染病的傳播,這是人工智能在新冠病毒檢測方面的主要用途之一。
無人機運送醫療物品
圖源:unsplash
在疾病爆發等危急情況下,運送醫療物資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用無人機運送醫療物資這一最安全的方法被廣泛使用。
據報道,日本Terra無人機公司就在新昌縣疾控中心和人民醫院之間,使用無人機運送醫療樣本和檢疫材料。
科技巨頭谷歌也正在考慮在緊急情況下使用AI驅動的無人機提供醫療援助。使用無人機運送醫療物資,不僅提高了運輸速度,還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毫無疑問,關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防控新冠肺炎”這個問題,無人機做出了響亮的回答。
診斷病毒
人工智能還能幫助醫護人員檢測和識別疾病。AI驅動的診斷系統不僅能檢測病毒,還可以縮短檢測時間,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 阿里的系統僅需數秒便可完成診斷,并且準確率高達96%,這得益于AI的應用。
除了醫療行業,人工智能還為旅游、電商、金融、銷售等其他垂直行業提供了新的機遇。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會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你甚至可以建立一個人工智能開發團隊來整合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業務收入。
用來消毒與運送食物的機器人
新冠病毒傳播迅速,與病毒攜帶者接觸一次就可能中招。隨著“無接觸”一詞成為2020新晉熱點詞,配送機器人開始上崗工作了。清洗和消毒受感染區域、為病人送去食物與藥品等等,機器人的應用尚有著很大的空間。
圖源:wired
Blue Ocean Robotics(UVD)公司開發的移動式機器人利用紫外線自動殺死細菌和病毒,可用于醫院和制藥場所消毒。中國的機器人制造公司普渡科技已在全國40多家醫院安裝了機器人,為醫護人員提供幫助。
確定感染者
中國為了抑制病毒的傳播開發了一個檢測系統,使用AI技術利用面部識別和溫度檢測軟件對感染者進行檢測。另外,人工智能“智慧頭盔”可以識別發燒人員,這樣有趣的“黑科技”引起廣發關注。
圖源:worldjourna
為了檢測和評估個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中國還開發了一個名為健康碼的監測系統。該系統運用大數據,分析每個人的旅行史、在疫區停留的時間,以及是否接觸過病毒攜帶者。黃碼、綠碼還是紅碼,一掃便知,疫情期間,健康碼和身份證一樣重要。
醫護人員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和紅外傳感器等系統來檢測公共場所的人體溫度,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病毒感染者。
助力疫苗開發
為了控制流行病的蔓延,大企業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來抗擊新冠病毒,其中也包括疫苗研制。人工智能技術有助于更快、更準確地提取相關信息。企業還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計算和建模,這些系統的處理速度比標準計算機更快。
圖源:unsplash
新冠疫情已然成為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練兵場。這并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被應用于全球流行病當中,但必定是里程碑的一次。在未來,AI技術必定會成為全球應對傳染病“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