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好網絡安全網,以信息化助力“重振”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疫情期間關于網信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加強黨對網信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主動權,做強網絡正面宣傳,筑牢網絡安全防線,提高管網治網水平;要抓住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窗口期,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網絡安全是基本需求,守住網絡安全才能追求幸福。如今,互聯網已經全面、直接、深入地進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辦公還是居家,出行還是餐飲,國家建設還是社會治理,互聯網如同影子一般,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網絡安全需要做到萬無一失,當好防線,守好底線。網絡空間并非虛擬,而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個人信息被泄露,企業機密數據被盜取等,這些都會降低人們對美好生活期待。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尤為重要,國家安全了人民才能幸福,互聯網既是一個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國家戰略資源的“助推劑”,當前國家發展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越高,安全防范的要求也就越高,保障網絡安全與守護國家安全是需要相統一的。
網絡安全是必備前提,守住網絡安全方可蓄勢發展。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大數據、5G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疫情監測、遠程醫療、物流配送等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日常,“新基建”被按下了快進鍵。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創新,關鍵基礎是“數字土壤”,所以網絡數據安全成為“新基建”的重要基石。構建安全機制,為不同的新型產業提供差異化安全服務,適應多種網絡接入方式,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同時,支持提供開放的安全能力,打通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任督二脈”,保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高效運行。
網絡安全是社會責任,守住網絡安全需要擔當履職。“要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責任,行業、企業作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承擔主體防護責任,主管部門履行好監管責任”保障個人信息網絡安全,關鍵是要明確主體的社會責任。對于網絡治理,黨政、企業齊抓共管,良性互動,各司其責,對于互聯網企業需要壓實主體責任,不成為傳播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建立健全企業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審查制度,提升網絡安全防護綜合能力;各級黨委、政府加大與公安、工信等部門聯動,依法嚴厲打擊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個人信息網絡安全,共同構建網絡安全良性生態。
當今,人們生活的世界與互聯網空間越來越融為一體,繃緊風險挑戰的那根弦,守好美好生活的安全線,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守好依法依規的底線,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不當“局外人”,爭做網絡安全守護者,織好網絡安全網,以信息化助力“疫后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