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驅動 “無人零售”時代到來
前言:
人臉識別作為當下最熱門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當人臉識別碰上歷史悠久的零售行業,將產生怎樣的火花?人臉識別在零售行業的應用,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從傳統的線下的商品買賣行為,俗稱實體零售,到線下、線上結合的新零售,再到以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為主的智慧零售,全球零售業正在經歷第三次變革。
在這場智慧零售為主導的第三次零售變革中,虛實結合成為最明顯的標志。一方面以線下交易為主的實體零售如常進行中;另一方面以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虛擬零售網絡正在逐步建成,以人臉識別技術而構建的 “無人”零售時代也正在到來。
人臉識別技術在零售業的應用
與人臉識別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一樣,人臉識別在零售行業的應用也沒能逃離以人臉識別門禁為主的出入控制之中。但除了人臉開門,人臉識別在零售行業的其它應用,才稱得上真正的“智慧”。
自助購物、自動推薦商品、智能結算……智慧零售的智慧從感知預測消費者環節就已經開始,到顧客選購環節進行相應的數據采集分析,以及付款環節的Face ID人臉支付,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通過機器視覺和深度學習將用戶身份與其行為習慣進行匹配,可以實現預測消費行為、推薦喜好物品等能力,也就是新零售所提出來的“千人千面”概念;在零售行業的支付環節,人臉支付已經成為了趨勢,支付寶、微信、銀聯都開始著手布局,通過三維機器視覺可以保障支付安全以及金融賬戶的安全。
而隨著視頻監控的大規模應用,以人臉識別技術為而展開的智能視頻分析技術也開始應用在零售行業中,用來輔助商超的安全與業務管理,逐漸成為了零售行業中較為智能的應用。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對購買者進行微表情分析、心理分析甚至是行為分析,不僅提高了“千人千面”的轉化率,還進一步保障了商超產品的安全。
撇開人臉識別將涉及的隱私問題不談,以上提及的人臉識別技術在零售行業的應用,助力傳統商鋪的智慧升級,也為新零售下的無人商鋪(無人超市)構建起了一套標準的技術體系。
三維人臉識別技術成為“無人零售”的關鍵技術
人臉識別技術是一種依據人臉面部特征來自動進行身份鑒別的生物識別技術,具有防作偽、不易假冒、識別精度高、直觀性突出等特點。目前安防監控市場上主流的視頻結構化服務都是基于傳統的二維視頻流,這是由于傳統的安防網絡相機僅能提供二維場景數據,所以二維人臉識別技術為普遍使用的技術。
但由于二維人臉識別利用的是人臉紋理在平面上的投影信息,視頻分析結果會受到遮擋、光照等問題的影響,服務魯棒性很差,從而產生誤識誤拒率高等諸多問題,在安防領域的諸多實際應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二維人臉識別的防偽能力薄弱,圖像、動態視頻、高仿真面具破解人臉識別驗證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在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領域,二維人臉識別無法扛起安全責任的大旗,三維人臉識別由此逐漸被重視了起來。
仔細看來,三維人臉識別技術不僅僅可以提供傳統的二維人臉信息,更加入了人臉的紋理和幾何特征,包含了人臉的全部信息,還能額外提供真實場景的深度信息,因此識別效果比二維識別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受光照、角度、表情的影響較小。
相較于二維人臉識別,三維人臉識別技術增加了深度數據的采集。通過深度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活動目標人體的大小、移動方向、速度,并重點突破目標跟蹤中的交疊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取目標人物身高、體型、步態特征。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彩色信息與深度數據之間的優勢互補,突破當前二維技術的局限,準確地獲取人體身高、人體三維體貌、監控場景內目標人體的三維輪廓、目標人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等信息,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
也就是說,相比二維人臉識別技術,憑借多維度數據的感知及防干擾、高防偽的性能,三維人臉識別技術在支付領域的安全性得到了業界的統一認可,也因此成為了“無人零售”的關鍵技術。
“無人零售”的未來
“無人零售”之所以成為了一門生意,除了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主要還得益于移動支付,機器視覺、RFID電子標簽等技術,以及多路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新設備的發展,就目前而言, RFID電子標簽技術相對成熟,而較為流行的人臉識別技術還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
尤其是三維人臉識別技術,除了技術本身并未取得太大的突破,識別距離短、成本高、易受自然光線干擾,也是當前三維人臉識別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
展望“無人零售”未來,機器視覺感知技術必將成為其核心技術。其中,通過融合多種傳感器,構建大數據支撐下的精準身份管控與軌跡行為分析及預測。進而實現實體空間中對于人的身份行為軌跡的細粒度的數據化和數字化,未來三維機器視覺將全面取代現有二維視覺落地領域,最終實現大數據認知決策智能,賦能多種行業,用三維重新定義零售世界。
小結:
市場調查機構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指出,全球智慧零售市場預計未來五年(2018-2023年)將從130億美元增長至38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24.12%。也就是說,智慧零售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盡管在當下的智慧零售行業,服務機器人是該市場的主力軍。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智慧零售定義的不斷拓展,以及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具有人臉識別作用的服務機器人將依舊主導智慧零售的硬件設備市場,而人臉識別技術也有望成為智慧零售行業的核心軟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