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下一個大目標
建筑業已經成熟,可以進行一些創新、顛覆或其他任何你想稱之為的東西。正如我之前所寫的,有許多因素使這個行業難以自動化。從每個建筑工地的個體性質開始,到從開工到竣工的20-30個不同環節結束。
這就是為什么對許多公司來說,實現自動化的第一步是弄清施工現場發生了什么。要做到這一點,一個簡單的方法是通過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一家名為indus.ai的初創公司使用現有的攝像頭繪制施工現場地圖,并跟蹤人員和材料的流動,然后使用從攝像頭中收集的數據預測任何問題。
建筑公司喜歡這項技術,因為這項技術不需要對他們現有的工作流程做任何改變,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已經在工地周圍安裝了攝像頭來防止盜竊。其他公司,如Versatile Nature和Pillar Technology,也在嘗試使用基于傳感器的技術,而不僅僅是攝像頭,來對建筑工地周圍的信息流進行現代化改造。
Indus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tt Man表示,過去12個月,隨著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意識到在施工現場使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好處,Indus公司的業務出現了大幅增長。Matt Man說,一旦開發商使用這項技術,他們就可以看到投資的快速回報。
對于正在拍攝圖像并生成見解的軟件,Indus會按照攝像頭數量按月收取費用。室內攝像頭比室外攝像頭更貴,因為它們往往有更多的信息。
Indus最近籌集了第一輪資金,并計劃很快宣布。它有27名員工,這個數字打算翻一番。我的預感是,隨著建筑業越來越多地采用這項技術,我們將看到初創公司會隨著其算法變得更加強大,價值也變得明確,然后會被收購。
建筑業已經有了一些與電子圖紙和規劃相關的收購。雖然如此多的公司仍在使用紙質文件來共享大型項目的圖紙和工單變化看起來很愚蠢,但這就是建筑世界中的差距。(來自物聯之家網)2018年,作為現代化努力的一部分,Autodesk 花費8.75億美元收購了建筑工程軟件公司PlanGrid,而Trimble為類似的公司ViewPoint支付了12億美元。
這些最近的并購交易主要集中在建筑的早期階段,以及建筑師、規劃師和承包商之間的數據流數字化。下一階段將使用攝像頭、物聯網傳感器和人工智能來跟蹤辦公室或公寓的實際建設,這將是將建筑帶入21世紀的下一代技術。